张镜人_四、陈旧性心肌梗塞(胸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不足,心气失宣,痰湿中阻。诊断:陈旧性心肌梗塞 西医胸痹 中医。治法:养心调营而化痰湿方药:孩儿参12g 丹参15g 炒白术9g 炒白芍9g 水炙甘草3g 制半夏9g 炒陈皮6g 炙远志3g 生香附9g 广郁金9g 炒枣仁9g 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jingren/358-2-4.html

白术临床常见药对3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虹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白术配茯苓 白术苦甘性温,补脾益气,燥湿和中,功擅健脾燥湿;茯苓甘平,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长于利水渗湿。二者伍用,其健脾燥湿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脾虚湿困之头晕目眩,胸满腹胀,四肢倦怠,口淡不渴,便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27.html

绞股蓝健脾益气祛痰瘀_【中医宝典】

...,味苦酸,性偏寒,以农历七八月采收为宜。其主要功效为养心健脾益气和血,清热解毒,祛痰化瘀。民间有“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之称,将绞股蓝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作用。 2.抗血栓形成。 3.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缺血细胞,缩小心肌梗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097.html

疑难病治疗思路及方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除了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外,还总结出了几条治疗疑难病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同道参考。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辨证法指导下,宏观上来认识人及人体疾病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仅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913.html

胸痹_《临证指南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始于胸痹。六七年来。发必呕吐甜水黄浊。七八日后渐安。自述病发秋月。意谓新凉天降。郁折生阳。甘味色黄。都因中焦脾胃主病。仿内经辛以胜甘论。脾胃阳虚半夏 淡干姜 杏仁 茯苓 浓朴 草蔻 姜汁法丸。某 痛久入血络。胸痹引痛。血络痹痛炒桃仁 ...

http://qihuangzhishu.com/602/33.htm

胸痹门_《张氏医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 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白酒七升上三味。合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一两 半夏二两 白酒一斗。上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yitong/495-27-17.html

郁证五脏论治新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治疗原则以来,历代医家阐发《内经》要旨,对郁证的认识各有千秋,归纳起来有三郁、五郁、六郁、情志之郁等。笔者认为郁证的病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就其病机来说,无非是五脏气机阻滞不畅、气血津液运行紊乱而致,因此必须五脏气机失调这个角度加以认识。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33.html

健脾化湿活瘀法治恶寒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乙型肝炎病史8年。曾在省市级医院治疗,多按阳虚论治,服用附子、干姜温阳剂数十剂,附子曾用到30~60克,但恶寒症状未见好转。笔者仔细分析,认为此属痰湿与瘀血互结证,应以健脾化湿与活血化瘀并用,佐以辛温通络之味,以求络脉通畅,阳气温运,恶寒症状或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31.html

心痛附怔忡 惊悸 健忘 附颠狂 附邪祟_《丹台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沉香各一钱二分 官桂八分 陈皮 当归 白豆蔻各一钱补心汤 治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养心.故心痛四肢厥冷.当归 生地各四钱 白芍 玄胡索 乌药 丹皮 远志 茯神各一钱 龙眼肉五枚.煎服.愈痛散 治急心痛.并胃脘痛.高良姜 ...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taiyuan/649-9-26.html

胃脘痛俗呼心痛,与心痛门参看。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白檀香 藿香 陈皮 大腹子 白豆蔻 白茯苓 桔梗各二分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甘草 姜黄 白术各四分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不拘时温服。《三因》仓卒散 治气自腰腹间空心痛不可忍,腹中冰冷,自汗如洗,手足挛急厥冷。栀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72-3.html

共找到816,2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