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南北朝时南齐医家。字彦通,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而拜驸马都尉。后尝任吴郡太守。善诊病,凡病者均不分贵贱而审其乡壤、风俗、精神苦乐、方土所宜等,然后命药。其著作有《杂药方》,已佚;另有《褚氏遗书》,据考为后人所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44.htm

耳前动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颞浅动脉。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行之处。位于耳前凹陷中,以手按之,其动应指。为三部九候遍诊法的上部之人。《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灵枢·厥病》:“耳鸣,取耳前动脉。”可于耳前动脉处诊病治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10.htm

岳坤宗(1797-1874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克顺,号青垣。福建仙游人。先世五代业医,从父(忄享)济学,亦精医,尤擅长伤寒、妇科证治。尝与名医陈修园畅论医道,深受器重。后充县官医。性孝友,尚勤俭,诊病不分贫富贵贱,亦不计酬,送匾额甚多。着《临床诊疗》、《针灸》等,未见传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54.htm

何为望闻问切?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为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中医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 称为四诊。 望诊, 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 神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60.html

看病_【中医宝典】

...淋巴、炎肿病灶、筋、骨、皮、肉、内脏的形态结构变化等,以对诊病提供结构学的依据。 通过一分为三的考察,再把有意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必须说明,诊断疾病的传统方法和把脉、听声、观颜察色、讯问病情,用手触、摸、扣、打、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06.html

看病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淋巴、炎肿病灶、筋、骨、皮、肉、内脏的形态结构变化等,以对诊病提供结构学的依据。 通过一分为三的考察,再把有意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必须说明,诊断疾病的传统方法和把脉、听声、观颜察色、讯问病情,用手触、摸、扣、打、刮...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92.html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一、诊法,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22.html

诊小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诊小儿脉的主要方法。 诊小儿脉与诊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中医望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舌诊的注意事项 舌诊分虚实法 舌诊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望诊 四诊合参之望诊闻诊 头痛症鉴别诊断 望“变形指甲”诊病 望“人中”辨健康 望肚脐辩健康 望肤色辨疾病 望肤色知饮食健康 望目都望什么? 望舌苔原理 望舌选择降压药 望痰辩病 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angzhen-713-1.html

澳门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澳门工人医疗所,创建于1952年,隶属工会联合会。初办时的目标是为劳工阶层提供低收费的医疗保健服务,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工人医疗所逐步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各阶层人士,发展成为面向社会的服务机构。该所长期坚持夜间诊病至晚上九时,方便劳工阶层下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88.htm

共找到1,2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