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伤寒论》,却是个问题。尽管他开出的处方也还是中药,但很可能却是根据化验单来决定药物的性质和配伍,而不是根据经方。 在此情况下,我们还会相信自己是在看中医吗?中医的消亡已经不单是“狼来了”的呼喊了。 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传统中医文化遭遇...
...尼泊尔有传统医学,但与中国的传统医学相比,尚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一、尼泊尔传统医学现状 正象文化宗教习俗一样,尼传统医学(以下简称尼医)深受印度传统医学(以下简称印医)的影响,其理论和应用均起源于印医。尼医虽也历史悠久,讲究三行五经...
...——写在2009年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在南京市中医院开幕前夕 赵国梁 中医膏方(内服)作为独具中医特色的中药剂型,目前在全国各中医医院临床治疗、中医治未病、中医保健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
...世界,道理很简单,中医以人为本,强调平衡和谐与斧正怯邪,与害并育而共存,与万物沉浮于宇宙;而西医以物为本,所谓对抗性治疗,完全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模式,强调把病毒斩草除根,哪谈得上以普通而高贵的灵魂投身社会,包容天地啊? 然而,当前,一个不容忽视...
...抄经一卷睒抄经一卷(佑云旧录所载) 五百梵律经抄一卷(佑云旧录所载) 大海深崄抄经一卷(佑云上六经并是旧抄) 法苑经一百八十九卷(佑云此一经近代抄集撮撰群经以类相从虽立号法苑经入抄数) 右从佛法六义下。五十四部五百一卷。并名滥真经文句增减。...
...。 链接——上世纪中医存废之争 1. 始作俑者 1879年,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先后发表了《废医论》和《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到民国时期,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当做旧传统、旧...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中医养生学也因之而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研究的重点已开始从临床医学逐渐转向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传统的养生保健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
...先后。 阿毗昙八揵度论三十卷(迦旃延子造或二十卷三帙)符秦罽。 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第一译) 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迦多衍尼子造)二帙。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右上二论同本异译。即是说一切有部对法藏之根本。佛圆寂后三百年中...
...中国古代第5大发明——纪念毛主席“10.11批示”发表45周年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对卫生部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所作的批示中,提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著名论断。45年过去了,关于“伟大宝库”的...
...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