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是内科学术全面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其特点,一是围绕金元四家与古代医学理论及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主要是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所代表的温补派对刘完素、朱丹溪医学主张所展开的论争,这种学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3.htm

卷八百四十二_《全唐诗》

...竺乾师。 莫问野腾腾,劳形已不能。殷勤无上士,珍重有名僧。 坐觉心心默,行思步步冰。终归石房里,一点夜深灯。 卷842_33【荆州新秋题一十五首·起见王化】齐己 起见王化,融融古帝乡。晓烟凝气紫,晚色作云黄。 四野歌丰稔,千门唱乐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904.html

_《证治准绳·》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至于痞。先之一字,早用之义也。若已成痞而用之,则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而反损胸中之正气,则当以仲景痞药治之。经云∶察其邪气所在而调治之,正谓此也。非止伤寒如此,至于酒积下之太过,亦作痞伤。盖下多亡阴,亡阴者,谓脾胃水谷之阴亡也。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zabing/571-8-3.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风邪袭肺,阻气道,肺气壅阻所致哮吼。见《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治宜祛风宣肺,豁利气,用千缗导汤、黄芩利膈丸、定喘汤等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68/686.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症之一。证邪俱实之证。《景岳全书·证谟》:“凡可攻者便是实……以其年力犹盛,血气未伤,或以肥甘过度,或以湿热盛行,或风寒外闭皮毛,或逆气内连肝膈,皆能骤至痰饮,但察其形气气俱属有余者,即实也。”治宜攻邪祛痰。参见证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126.htm

卒中暴厥_《证治准绳·》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云∶暴病卒死,皆属于火。注云∶火性速疾故也。然初治之药,不寒而温,不降而升,甚者从治也。俗有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之别。但见卒然仆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塞、咽喉作声,或口眼 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或六脉沉,或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zabing/571-5-1.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之一。因痰迷心窍而致心痛、惊悸、癫狂等证者。《证治汇补·证》:“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梦寐奇怪,妄言见祟,癫狂痫喑,名曰惊。”亦指因受惊结,胸腹有块,跳动而痛,或成癫痫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惊,因惊结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964.htm

《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序 张机序 桂林左德序 《伤寒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index.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因元气虚所致的证。《景岳全书·证谟》:“不可攻者,便是虚。”“或以形赢气弱,年及中衰者,即虚也;或以多,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也;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症,但察其形...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39.htm

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病原妇人,亦血分也。妇人,岂异男子之脏腑经络乎?然不止妊娠产后另立病名,而亦分篇者,正缘妇人血分之迥不同于男子凡几,故必出此篇之论法。其他,同于男子者尚多,则可赅于前诸篇之中,不必赘及矣。何也?妇人妊娠,其血在胞养胎...

http://qihuangzhishu.com/472/540.htm

共找到1,172,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