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自身耐受(self tolerance)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无免疫排斥的现象。通常高等动物的...
...类型的降血脂药物的发展也不容忽视。2000年9月,Genzyme公司在美国上市的colesevelam(WelChol),是一类新的胆酸螯合剂,目前该药已向欧盟申请上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可以单独使用...
...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可以使得冠心病死亡减少20%~43%;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24%~33%;心血管疾病死亡减少17%~28%;脑卒中危险减少20%~29%;所有原因死亡减少12%~31%。 ②贝特类:即苯氧芳酸衍生物。目前,常用的有非...
...患者的LDL-C目标水平定为2.60mmol/L(100mg/dl),若LDL-C≥3.12~3.38mmol/L(120~130mg/dl)就应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但目标水平下限尚未明确,曾有学者提出,就冠心病的防治而言,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
...均可促进其分化增殖。它在抗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面有潜在的重要意义。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可刺激某些细胞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还能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各系统...
...糖皮质激素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它明显具有功过掺半的特点。糖皮质激素的代表药物有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激素之功在于:对抗过强而有害的炎性反应、抗过敏、抗休克与毒血症、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平喘、抗移植排斥...
...长期以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其他间质性肺炎一样,被认为是一种肺部炎性疾病。 随着对IPF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治疗策略已从抗炎为主,转向对IPF的病理生理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干预,许多新的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抗纤维化治疗 ...
...西医治疗 淋巴结肿大随年龄可逐渐缩小,但易于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脾功能亢进、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和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症而需要进行脾切除。但脾切除后的细菌性败血症是致死的原因。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能使淋巴结肿大缓解,但停药后又复肿大。发现自身...
...单药治疗常常不能使LDL-C达标。为了提高血脂达标率和减少不良反应,不同类别的调脂药联用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联合调脂方案多由他汀类药物与另一种调脂药组成。 他汀类+贝特类可用于治疗混合型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其不利因素是增加肌病、肝...
...自身免疫稳定性。但在免疫功能失调情况下,则机体可对“非已”抗原产生高免疫应答性或负免疫应答。前者可形成超敏感性,易造成机体组织的免疫损伤,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而后者则不能产生排异效应。因之可降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如果打破对自身抗原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