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的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对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意义是不大的,起码说不是绝对对应性质的。它的意义中医的角度讲是在于辨证,亦就是做为分析认识人体以及疾病的非特异性的改变,质言之就是反应状态,或是适应性等等。其内容是丰富的,它貌似简单,但以辨证的观点和方法加以运用作用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药用寒温补泻,当察患者体质_《余无言医案》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致不食、腹胀、中满、逆气之患。属虚体者,病时宜克伐,尤宜性缓之品,若太峻利,致虚脱多汗,肢冷懒言,烦躁欲入水之患。”由此不难体会,中医诊疗中辩证思维和因人制宜的活法,也是衡量医者诊治水平高低的一杆标尺。希望读者能对赵濂这段名言,予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038/74.htm

药用寒温补泻,当察患者体质_《余无言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致不食、腹胀、中满、逆气之患。属虚体者,病时宜克伐,尤宜性缓之品,若太峻利,致虚脱多汗,肢冷懒言,烦躁欲入水之患。”由此不难体会,中医诊疗中辩证思维和因人制宜的活法,也是衡量医者诊治水平高低的一杆标尺。希望读者能对赵濂这段名言,予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uwuyanyian/1038-20-1.html

血贵静_《轩岐救正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制之.有余也.益气固云救血未免动而复动.了无归息之日.泻阴虽曰抑阳乃至静而益静殊.绝生发之均非有得乎.血之. 而亦未识其所以为静之.体矣.虽然、血固种种不一.总当循元气脉气形气病气而精之也.独怪河涧作俑.谬称诸血无寒.致今庸流混杀人...

http://qihuangzhishu.com/698/15.htm

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哮喘持续状态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镇静药及肌肉松弛药已撤除,症状也明显好转,则应考虑撤。 3.哮喘持续状态的非常规治疗 (1)硫酸镁静脉滴注:其作用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降低细胞内钙浓度致气道平滑肌舒张及其镇静作用有关。常用的方法有: ①静注:25%硫酸镁5ml加入40ml...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XiaoChuanChiXuZhuangTai260266.htm

冲出西医病名围城,中医才能卓然自立_【中医宝典】

...西医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理想模式,也是在现代条件下中医临床工作中的常见做法,在应用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笔者认为,为了中医自身学术的振兴,必须把中医的辨证论治西医的病名束缚下解脱出来。 在西医的病名之下中医易成聋瞽 在西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81.html

理中丸证本位的意义_《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或微小、右脉较左脉尤微小者、病危。此人身上下左右俱病。不治上下左右,只中气之法也。人身分上下左右中五部。上部之气,由右下降。下部之气,由左上升。中气居中,以旋转升降。整个的运动,是为无病之人。上部之气,不能右降,则头痛。下部之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70.htm

面热验案二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明显效果。现觉咽喉及舌中疼痛难忍,口干喜冷饮,口苦,夜眠不安,纳少,小便黄,大便难;望之满面通红,有散在痤疮,扪之灼热。舌痛,舌质深红,苔黄,脉数而有力。为心火亢盛,热在气血,以清热泻火,气血两清之法,方以泻心汤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加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931.html

陆德铭_二、识病是关键,病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区分相似的症状,首先作出疾病的诊断、确定的病名。这样才能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预后,使病名和理、法、方、药之间形成了相对应的联系,其中所精炼出的诊断、治疗要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诊治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病基础上加以辨证在外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中药缓亚健康状态_【中医宝典】

...努力实验、自我批判基础上才能获得进步。中药可以注射,这是中西医相互融合、交流的结果。姚院士说,医药作为商品在流通中的表现看,中药汤剂在市场上销售,不是一种方便的流通方式。因此,中药产品的发展,要强调其商品的共性,方便销售和使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670.html

共找到328,5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