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均离不开使用实验动物。特别是医学科学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实验医学”阶段,动物实验就显得更加重要。实验医学的主要特点是不仅对正常人体或病人(在不损害病人的前提下),而且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包括试管内、动物离体器官、组织、细胞,尤其是整体...
...动物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实验动物的研究与生产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全国已形成了一支约500-600人的实验动物专业队伍,先后培育成功了象低癌系津白一号、高癌系津白二号和白血病试验小鼠615这样有价值的近交系小鼠,从国外引起...
...动物的被毛常能影响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观察,因此实验中常需去除或剪短动物的被毛。除毛的方法有剪毛、拔毛和脱毛三种。剪毛:固定动物后,用粗剪刀剪去所需部位的被毛。剪毛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把剪刀贴紧皮肤剪,不可用手提起被毛,以免剪破皮肤;⑵依次...
...银屑病的实验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医学实验研究中,绝大部分实验要用实验动物进行,皮肤病的研究也不例外。各种动物的特点不同,用途各异,在实验研究中必须根据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实验内容选用符合要求的动物。实验动物的选择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实验动物的选择...
...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的常用方法,是进行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已成为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要想获得正确可靠的动物实验结果,就必须了解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各种因素,排除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这里着重讨论...
...脑炎等,它的许多特性是其他实验动物不可比拟的。常用于药物临床试验,外科,放射病,出血,脊髓移植,妇产科,计划生育,胚胎,病毒学,心血管病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⑴肝炎(狨猴)。⑵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⑷放射病,...
...第十六条 对引入的实验动物,必须进行隔离检疫。为补充种源或开发新品种而捕捉的野生动物,必须在当地进行隔离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证明。野生动物运抵实验动物处所,需经再次检疫,方可进入实验动物饲育室。第十七条 对必须进行预防接种的实验...
...1.施新猷主编: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施新猷编:现代实验动物在医学科学研究上的应用,中国医科大学,1982。3.施新猷编:医学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第四军医大学,1974。4.施新猷等编:医学动物实验技术...
...一、温度温度变动缓慢,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本能地进行调节与之适应。但变化过大或过急,机体将产生行为和生理等不良影响,影响实验结果。一般当哺乳类实验动物,当温度过低时,常致性周期的推迟,而温度超过30℃时,则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萎缩,产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