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_宋史

...卷云。 经类十:一曰类,二曰类,三曰类,四曰类,五曰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经解类,十曰小学类。 周易古经一卷 薛贞注归藏三卷 易传十卷题卜子夏传 周易上下经六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17.html

论语注疏在线阅读

...作者:(魏)何晏 注;(宋)邢昺 疏论语注疏 目录◎ 序◎ 论语注疏解经序◎ 卷一·学而第一◎ 卷二·为政第二◎ 卷三·八佾第三◎ 卷四·里仁第四◎ 卷五·公冶长第五◎ 卷六·雍也第六◎ 卷七·述而第七◎ 卷八·泰伯第八◎ 卷九·子罕第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57.html

中庸章句序原文-出自中庸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13.html

儒家养生思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 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强调“天人调谐”,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70.html

论语对于如何做人研究_儒家_【文学360】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生活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27.html

苏轼集补遗·论语解二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集补遗·论语解二首 观过斯知仁矣苏轼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自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 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 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 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7.html

论中医是中和之医_【中医宝典】

...引 言 笔者近日读到陈士奎先生发表在贵报上中华文化是孕育中西医结合土壤一文,颇有同感,然而觉得其文中一关键性论点“和合是中华文化思想精髓”有失片面。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才全面。因为本质上讲,中是目的,和只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4.html

论语对于学习研究_儒家_【文学360】

...论语中关于学习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25.html

论语十则“乐”解释_【古诗文大全】

...不亦乐乎“乐”不应该读yuè,而应该读l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507.html

四书五经解释_四书五经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春秋。指儒家经典。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尚书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

http://hanwen360.com/cy/385452.html

共找到1,090,7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