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膀胱炎等,偶可侵犯肾脏,甚至引起肾周脓肿。其感染途径主要为上行性。 2.尿路阿米巴病 尿路阿米巴病(amebiasis of urinary tract)是指溶组织内阿米巴侵犯肾脏、膀胱、尿道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多继发于阿米巴性肠...
...上病变证据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原因,密切随访找不到原发因素的时间越长,原发性尿崩症的诊断截止肯定。有报道原发性尿崩症患者视上核、室旁核内神经元减少,且在循环中存在下丘脑神经核团的抗体。 2、继发性尿崩症:发生于下丘脑或垂体新生物或侵入性损害,...
...1.006,部分性尿崩症在严重脱水时可达1.010。尿渗透压多数<200mosm/kg.h2o。口渴常严重,渴觉中枢正常者入水量与出水量大致相等。一般尿崩症者喜冷饮。如饮水不受限制,仅影响睡眠,引起体力软弱。智力,体格发育接近正常。烦渴、多尿...
...下降,变形性降低;膜ATP酶活性下降,Na - K 泵能量供应不足,使Na 在细胞内潴留,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细胞呈球形,在脾脏易被破坏。此外,目前注意到尿毒症患者红细胞的机械损伤是溶血的另一重要原因。电镜下可见尿毒症患者肾脏微血管内有大量...
...(一)发病原因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肠道感染、药物或工业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肝硬化时引起肾小球弥漫性硬化病变使肾脏解剖和功能发生异常。 (二)发病机制 肝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一)发病原因 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是由长期未控制好的良性高血压造成,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病变越重。动脉病变主要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及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壁肌内膜增厚,由它们造成缺血性肾实质损害。 (二)发病机制 1.病理 大体上见...
...病例的50%以上,而细菌性脓毒症占30%.其他原因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移植肾超急排斥,烧伤,胰腺炎,蛇咬和中毒(如磷,砷)。约10%病例发生于婴儿和儿童期。在新生儿中,50%以上的病例是由胎盘早剥引起,其次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性脓毒症。...
...肾毒性物质易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 ①肾脏血流量大。全身血流量的1/4~1/5流经肾脏,每分钟约1000~1200ml,毒性物质随血流进入肾脏,必导致肾损害。 ②由于肾脏的逆流倍增机理使髓质和肾乳头部肾毒物质的浓度升高,故中毒性肾病时髓质及...
...(一)发病原因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由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引起。此时动脉病变主要为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及肌内膜增厚。 1.纤维素样坏死 该病变被认为是恶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除可发生于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及入球小动脉,并能从入球小动脉延伸至...
...(一)发病原因 在胚胎发育4~6周,后肾组织相互靠近,此时许多影响因素均可导致其下极相融合。脐动脉或髂动脉的轻微变化可引起正在移行的肾脏方向改变从而发生两肾的融合。不管其形成机制如何,肾脏的融合总发生在旋转之前,因此肾脏和输尿管常朝向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