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补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操作过程的各种手法总称。见《针经指南》。《难经·七十八难》有:“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纳)针也”的论述,强调左手按压等动作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窦默因将有关针刺的各种辅助手法总称为手指补泻法,其十四条。后来在《金针赋》、《针灸聚英...

http://qihuangzhishu.com/193/837.htm

寒热补泻兼用辩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治病有专宜于寒者、热者、补者,泻者,又宜寒热补泻之兼用者。如《伤寒》有附子泻心汤,用大黄、芩、连、附子,寒热之并用者;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人参、大黄、黄芩、姜、桂,补泻寒热之并用者。《金匮》有大黄附子细辛汤,有大黄、干姜、巴豆之备急丸...

http://qihuangzhishu.com/803/110.htm

精液气味组合检查_检查项目_【疾病大全】

...正常精液具有一种特有的腥臭味,该气味由前列腺产生,如缺乏该气味,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功能损害或由于前列腺炎症造成了该分泌物缺乏。 精液的气味是由前列腺分泌液产生。所以当精液缺乏这种腥臭味,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分泌功能受到损害或者是由于前列腺炎造成...

http://jb39.com/jiancha-zuhe/JingYeQiWei272347.htm

迎随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法之一。又称针向补泻。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办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和随,气可令和。”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即指经络循行的顺逆。《针灸大成》:“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72.htm

《汤液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补泻法 五味所用 药类法象 标本阴阳论 五方之正气味 卷之二 东垣先生用药心法 随证治病药品 用药凡例 东垣报使 诸经向导(缺) 制方之法 用药各定分两 用药酒洗曝干 用药根梢身例 用丸散药例 升合分两 君臣佐使法 治法纲要 药味专精 汤液煎...

http://qihuangzhishu.com/245/index.htm

补泻兼施_《温疫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证本应下,耽搁失治,或为缓药羁迟,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筋惕肉 ,肢体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则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其攻,攻不可,补不可,补泻不及,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此证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826-4-34.html

内经补泻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帝曰∶余闻刺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岐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凡用针者,随而泻之,迎而道之,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者除...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75.htm

呼吸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补泻法之一。指进、出针时配合病人呼吸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

http://qihuangzhishu.com/169/481.htm

粪便气味检查结果_检查项目_【疾病大全】

...气味 粪便的气味是因细菌作用的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等引起的。粪便特殊气味的检查,可以帮助初步诊断消化系疾病。 臭味。 当胰腺疾病,肠道吸收不良,消化道大出血,结肠(直肠)癌溃烂时,粪便有腐败亚臭味。阿米巴肠炎粪便有鱼腥臭味。当...

http://jb39.com/jiancha/QiWei271137.htm

闻诊之嗅气味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口气 酸馊者是胃有宿食;臭秽者多属胃热;腐臭者,可为牙疳或内痈。 2.汗气 汗有腥膻味为湿热蕴蒸;腋下汗臭者,多为狐臭。 3.痰涕气味 咳唾浊痰脓血,味腥臭者是肺痈;鼻流浊涕,黄稠有腥臭为肺热鼻渊。 4.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为肠有积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61.html

共找到53,0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