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去皮炮,蜀椒四两炒出汗,人参六两,黄柏六两,桂枝六两去皮。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
...发热一阵,或心慌,或干呕,或无故生气,或五更作泻。或吐泻日久,并不危殆。男子日久遗精,妇人日久白带。皆因膈上停有瘀血而成的病。膈上停有瘀血,升降不能全通,故病以上诸证。用养气养血之药,加桃仁红花治之,即效。干血在肠胃,既是干的,气血均被阻塞,...
...服食。 乌梅汤 乌梅3克水煎,服时加少许盐,每日3-4次。对久泻不止,并伴有口喝、低热多汗的患儿最为适宜。 山楂苍术饮 生山楂、炒苍术各10克,加水煎煮,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对脾虚温重并伴有恶心、腹泻、微有浮肿症状的腹泻患儿最为适宜。...
...老积阻塞腠理,气机流通不匀也。而有积之一方,上而头项以至胸肋腰腿,必痞胀常发也。兽炭用瘦猪肉,不用肥的,切细,在滚开水里一川,色变即起。将水气吹干,以火炒成黑炭,不可留黄色,不可起烟。研末用。此炭比较谷食炭少伤胃、西药房有售者。黄芪五物汤,治...
...肾气,以生中气,乃愈。肾气丸治脑鸣特效,脑髓即肾精也。如老人肾气受伤,春夏之间,昼则微觉恶寒,夜则微觉发热。微汗满身,口苦食减,身体疲乏,并无外感项强身痛之证。亦宜肾气丸以补肾气自愈,切不可用发散药以速其死。恶寒汗出,乃荣卫将散之兆。中气之败...
...曾与一医家同治一白头翁证,医家主用白头翁汤。余曰:脉弱不能受黄连黄柏之大苦大寒,宜变通也。用白头翁秦皮而以栀子皮炒过代黄连黄柏。又加山药扁豆以益中气,服之而愈。此方服之即愈,若用原方,必加脾败之病矣。加山药扁豆者,平淡之性,扶土气以任苦寒...
...当归 三钱 生姜 三钱 羊肉 半斤治寒疝、胁痛、里急、腹痛、及产后腹痛者。此病脉象虚大,或细微。此治肝经木气不升之法也。肝经木气者,生气也。温暖滋润,则生气充足,条达上升,而化心火。如不温暖滋润,则肝阳下陷,生气下郁,而病寒焉。足厥阴肝经...
...麦门冬 六钱 人参 三钱 炙草 三钱 粳米 三钱 大枣 三钱(劈) 半夏 三钱枣有大小不同,故用以轻重为准。不劈开煮不透。故用枣必劈开。治火逆、咳嗽上气、咽喉不利者、脉象虚而濇。此治肺经金气不降之法也。平人中气旋转,肺气下降,故不咳嗽。肺...
...正气散立死。因方中皆消药散药,寒霍乱因于虚寒,宜温补忌消散。寒霍乱,可先以老生姜少许嚼之,不觉甚辣,便可用理中法无疑也。嚼姜不辣,凡欲试内寒,皆可用之。霍乱有寒症,热症湿症闷证之别。热症闷证忌燥者,详见时病本气篇。理中汤亦治胸痞,胸痞者,中...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乌梅丸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乌梅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伤寒论》:乌梅丸【处方】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