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穷搜博集,分门别类,并附自己验案和分析,因切临床实用,颇受后世欢迎。明代医家著作中,多附作者验案,条分缕析,叙述疑难症的辨析和治疗,示人以规矩,明代以医案命名的独立著作亦不少。对研究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特点与规律,对疾病史、诊断治疗史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1.htm

创新继承让传统火针焕发生机_【中医宝典】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及方法学研究”提出,“火针赞刺法”是一种集火针、火罐、针刺放血等疗法于一体的综合疗法,理论源于《灵枢·官针》“燔针”、“淬刺”和“赞刺”等经典针法,与单一疗法相比更具有疗效优势,而且操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87.html

中药炮制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五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对中药炮制经验的继承和炮制历史文献的整理,都进行了大量工作。1963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与山东中医研究所、陕西省渭南卫生学校等单位协作,搜集整理166种中医药文献中有关中药炮制的记载,编写《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0.htm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_【中医宝典】

...另一方面,不断有学者对活血化瘀治则的泛化提出质疑,认为活血化瘀治则不过是中医治疗法则之一,过分强调活血化瘀易导致无病不血瘀,无病不活血。这些情况均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使中西医理论寻找到更好、更多的结合点,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76.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 闪增郁 陈燕萍 汪南玥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基础医学研究的趋势是面向临床中医藏象研究同样如此,藏象研究面向临床研究重点是对五脏功能状态的判断。《内经》更是以把握五脏四时的偏胜偏衰作为诊病的基本纲领,而五脏脉象又是判断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中医学发展的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_【中医宝典】

...未必点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必然应以临床实践为主。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密切结合,相互补充,才能更全面,特别对心身疾病的研究更应如此。因为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4)中药单体与中药复方的关系: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78.html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 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839.html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发展的水平,以及科学的指出“六不治”思想,对医学的发展有着指导的意义。所有这些都为历代医学人物之研究树立了典范。二、医药文献的整理秦汉时期对医药文献的整理,以国家组织人力整理为主,同时也有个人零散的研究整理工作。在秦始皇时期,曾“收天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5.html

中医古籍在治疫新药开发上的作用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中医治疫,源远流长,经验宏富,在中医古籍特别是有关伤寒、温病、瘟疫的著述中,蕴藏着大量防治疫病的有效方药,亟待努力发掘和研究,以期开发出多更好的治疗疫病自主创新的新药,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回顾既往,我国曾从中医古籍中开发出诸如茵栀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11.html

“西化”--中医科研的致命错误:“肾的研究”的剖析(1)_【中医宝典】

...提要 用西医生物医学的观念、理论、方法,把中医作为被研究的对象,在“西化”中对其进行改造,是近半个世纪中医科研工作的主流。而在中国的当代,把自然科学中物质的特殊属性、结构和形态的学说,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绝对信条和唯一标准,是造成这一错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46.html

共找到400,5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