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仰山_中以问诊为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望、问、闻、切,望、闻、切可以由医生本人潜心观察、仔细检查可得,但问诊必须病人的配合。一般治病用药首先识病,要识病必先获取证的信息。故诊病时首先要细问病情,知病来、病演变、病现状,方可知病起始。疾病过程,病深浅。以及病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yangshan/595-6-4.html

脉诀妄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医惟明脉则诚良医,候不明则为庸妄,脉其可以弗乎哉!况医道创制,始于神农而阐于轩岐。先贤论脉必本乎《内经》,《内经》为轩岐问答之书,贯彻天人,该博义理,所谓三坟之书者是也。夫何六朝高阳生窃晋王叔和氏...

http://qihuangzhishu.com/336/92.htm

中医脉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依据以及统一标准。又如山高低不同,则其象各一,然皆可以海拔而统诸象。完善诊脉法理当如是也。 经我们实践证明,脉在中医临床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而且习学一套完善的诊脉理法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轻而易举的学会并掌握应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望诊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病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等的方法,对小儿还包括指纹。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angzhen-1395.html

《伤寒论》中“腹”的认识_【中医宝典】

...一定要及时触按,查其病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综合,相参,才能确定病所,明了疾病性质,了解病邪轻重,做到定性、定位的正确诊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 中医腹部按可与现代医学触、叩诊结合进行 中医腹部按的内容丰富实用,通过按可知腹部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76.html

络脉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痹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寒热错杂的病);其青短者,少气也(气虚)。」此外对幼儿“指纹”及耳后络脉,也属这个范围。络脉必须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并注意区别于它的生理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95.html

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误和评述,末附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7.htm

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误和评述,末附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5.htm

几个靠脉确诊的病案分析_【中医宝典】

...中医看病,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辨证论治中又以八纲为要目,八纲中又以为前提,由才能识八纲。在望闻问切中,虽然脉排在最后,但它是诸病源候论》“三尸虫”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要著作有《明清临证医话精选》,论文“贵在传承,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4.html

临症千万不能丢_【中医宝典】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重视脉,将脉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也可以重现扁鹊学。 老百姓对它的痴迷不亚于中医界,近十几年,脉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脉,可有可无”、“不过是障眼法而已”的言论,已经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8.html

共找到475,1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