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研究的定位之误_【中医宝典】

...为:生物→有效成分研究→活性实验→按照新药研究的路线进行研究→临床试验→化学或生物新药→临床使用(药典收载,生物药或化学药)。从上面的路线看,若采用生药和化学药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研究出来的既不是中药也不是化学药物。 目前,有一种潮流,似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47.html

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体系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工业生产(产业化),并能为国际市场接受、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制剂(国际化)。现代化是基础和关键。如何实现现代化,必须在研究思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中药开发研究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从单一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单体化合物)或提取物开发成新药。前者如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17.html

对我国中药研究定位的思考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是药效组分,研究出来的新药是升级产品,要从二期临床开始;生药的研究是从生物开始的,疗效不确定,起点是动、植物,所含的成分是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研究出来的新药是从实验药理学开始的。从学科的内涵来看:中药学的二级学科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79.html

中药复方研究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_【中医宝典】

...、设计新药的基础。由于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多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可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这可能是连接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纽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意义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靶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004.html

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研究_【中医宝典】

...总体生产效益的提高。 3.强化新药、新产品的开发,促使中药产业升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药发展的关键就是充分运用科技优势,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同时也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后劲所在,也是带动中药资源生产的活力所在。江苏省中医药科研力量较强,但还没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40.html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体_【中医宝典】

...我并不是学中医药专业的,设计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方案,仅仅因为公司里没有专业的人来做。从2004年设计第一个中药临床试验方案开始到现在,质量上不敢说,数量上是有一些了,也有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一下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请指正。(注:这里所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27.html

谈中医古籍在治疫新药开发上的作用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中医治疫,源远流长,经验宏富,在中医古籍特别是有关伤寒、温病、瘟疫的著述中,蕴藏着大量防治疫病的有效方药,亟待努力发掘和研究,以期开发出多更好的治疗疫病自主创新的新药,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回顾既往,我国曾从中医古籍中开发出诸如茵栀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11.html

中药制剂工艺研究评价指标的浅见_【中医宝典】

...1.1 水浸出物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提出:“在研究提取工艺中对提取效果的评价,不宜单纯用浸膏中总固体量作为评价指标,因总固体量的高低往往并不代表提取效果的优劣。”众所周知,水的溶解范围很广,再加热促使各种分子运动加剧以及沸腾的搅拌作用,直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344.html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_中药图谱_【中医宝典】

...样品等等各角度和方面,进行中药样品的理化分析,通过相似性和相关性对比,发现质量变异和缺陷,从而全面、特异地把握住中药的质量命脉。 另外,从中药新药的角度,中药指纹图谱又为之带来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模式,它从药材、成方入手,通过把握其中有效部位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243.html

中药研究应注意了解药物兴衰史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要药如香附者乎?”据此、他编写《本草纲目》时, 取材“不厌详悉”,“虽冷僻不可遗也”,从而使《本草纲目》成为古代药物资料的渊薮。 现代中药研究同样应该注意了解药物兴衰史,是发展中药事业的需要。本文试析中医用药的类群、品种、药用部位、药效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80.html

共找到186,9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