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附中恶)_《婴童类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气虚而受于暑也。寒治以温散;中暑治以清凉。先候天时,次随症治。大小须则形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gtongleicui/739-6-3.html

避免中暑重在预防_【中医宝典】

...民间说“小暑不算,大暑三伏天”。进入大暑节气后,气温越来越高,中暑越来越频发。 那么,如何预防中暑呢?中暑之后应该怎么办? 专家说,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73.html

中暑_《医学正传》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暑者阴证,者阳证。东垣曰∶暑热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无汗,为房室之阴寒...

http://qihuangzhishu.com/611/13.htm

中暑衰竭并发症_中暑衰竭有哪些并发症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中暑衰竭可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于人体对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休克症状。...

http://jb39.com/jibing-bingfazheng/ShuTuo250174.htm

中暑论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暑,其脉阳弱而阴虚,微迟似芤。夫暑,在天为,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故暑喜归心。之,使人噎闷,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顽痹;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满痿;入肾,则消渴利小便。凡 死,治之切不得用冷,惟宜温养,得冷则死。道涂无汤,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6-14.html

夏季:中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中医宝典】

...卧床病人、产妇、新生儿容易中暑,室外作业者也容易中暑。张平医生认为,本病的治疗以清暑泄为基本治法,要突出一个“快”字。 中医治疗 依照病情辨证论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暑入阳明  症见突然高热、头痛头晕、汗多口渴、苔黄燥、脉洪数等。本证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882.html

夏季中暑饮食四忌_【中医宝典】

...第一,忌大量饮水。中暑患者应该采用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痉挛的发生。 第二,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54.html

勤喝汤粥防中暑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炎炎夏日,天儿是一天赛一天的起来了,很多人都出现了中暑的症状,身体不适胃口也很差,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防暑开胃的粥品做法,帮大家轻松度夏。 炎炎夏日,天儿是一天赛一天的起来了,很多人都出现了中暑的症状,身体不适胃口也很差,下面就向大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80.html

中暑湿中风论_《妇科秘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暑之毒,其症发热而渴,自汗,精神昏愦,四肢倦怠,少气,清暑和胎饮主之。妊娠湿,或因早行,感雾露之气,或冒水,或久居下湿地,或大汗出浴冷水,其症发热,骨节烦痛,身体重着,头痛鼻塞,黄芩白术汤主之。妊娠中风,因体虚则之,乃四时八方之气为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mishu/832-19-0.html

中暑外治三法_【中医宝典】

...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 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667.html

共找到350,7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