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7年中,法医学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6年),迎来了我国法医学事业的第一次发展。1950年,卫生部发布了《解剖尸体规则》准许法医尸体剖验。卫生部成立医学教材编审委员会,设有法医学组。...
...一个发明和使用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剖腹手术,使祖国医学在麻醉学和腹腔手术方面遥居世界前茅。19世纪中期欧美医生才发明了麻醉药,比我国晚了1600年。” “公元657年唐高宗诏准苏敬等20余人编修本草,于659年完稿,名《中国医学通史...
...陈实功《外科正宗》等书。这些中国医籍的翻刻,对日本医学起了扩大传播的作用。三、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医药交流清初的中外医药交流,并没有因朝代的更变而中断。明末来华的传教士继续留在中国,与清廷合作从事传教活动,并承担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中国医药...
...结合国人情况和自己工作的经验编撰成书,使解剖学教科书在内容上更丰富,质量也有了提高。三、中国解剖学科的建立1871年,清政府聘请德贞为教授在北京同文馆特设的科学系中开设解剖、生理讲座。1881年,清政府在天津北洋施医局的基础上开设医学馆,...
...学者和其它人士也在中国建立了一些医学研究机构,如巴斯德研究院、雷氏德研究所等。国立专职研究机构(1)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研究院最初设立于1928年。先后设立数学、物理、化学、医学、药物学等二十三个研究所。医学研究所筹备处所计划从事的...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职的...
...所著《医谈传真》(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在来华的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
...我国现代老年医学工作起始于五十年代中期,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先成立了老年医学研究室,同时北京医院、武汉医学院等开展了长寿调查,为起步阶段付出了巨大贡献。而有组织的研究是196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一届老年学与...
...年(1694年)刊,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五金石水木部药...
...协会首先发起召开上海市医药团体联席会议,邀集神州医药总会、中华医药联合会、上海中国医学院、医界春秋社等40余个中医药团体的代表商讨对策(PetitionReport of National Medical and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