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92/2.htm

中医是怎样诊病的?_【中医宝典】

...说明,中医看病,问诊是非常重要的。 切诊的“切”是用手触摸病人身体的意思。医生用手指在病人身上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或者按压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它包括切脉和按两个部分。按就是医生手按病人的胸腹和触摸病人其它部位的诊法。切脉,平常又叫“摸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45.html

里的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脉的神化,常常对脉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脉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世界最早舌专著_【中医宝典】

...你注意过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舌头上有一片象苔藓一样的东西?而舌头的颜色又为什么常常改变?为什么有人舌嫩而有人舌红? 又为什么有时舌头上象缺了一点什么似的? 这些都是属于中医舌诊所要回答的问题。舌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6.html

脉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起源甚早,远在二千多年前先秦时期,脉学就已开始发展,《黄帝内经》中对脉学已有了丰富的记载,包括切脉部位,脉法、脉理、脉象主病等,奠定了脉学的基础。此外,历代名著亦都列有专项论述,如《难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甲乙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8.htm

诊法的奠基人--扁鹊_【中医宝典】

...“四诊法”(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对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曾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m6)州(现在河北省任丘县)人,关于他的出生年月,有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5.html

诊断概要_《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治。首先,应全面运用望、闻、问、切四广泛收集病情,然后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去伪存真,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辨清眼病的病因、病位及其病变性质等,抓住疾病的本质与主要矛盾,继而作出正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5-0.html

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未散三也,饮食未进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夫此七者,焉得皆谓之?总之一平旦诊法耳。后世遂尔谬传,竟致失其本原,是真可以勿听矣。)...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8.htm

诊断概要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医治。首先,应全面运用望、闻、问、切四广泛收集病情,然后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去伪存真,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辨清眼病的病因、病位及其病变性质等,抓住疾病的本质与主要矛盾,继而作出正确...

http://qihuangzhishu.com/82/19.htm

黄帝内经的诊法学说_【黄帝内经】

...望闻问切四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则不失矣。”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6.html

共找到404,5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