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案沿革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研究,韩懋、李诞、吴昆、喻昌等人都提出自己病案格式,其中以喻昌“议病式”影响最大。近代何廉臣《全国名医医案类编》、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等具有新的特色,文字通俗,内容完整。虽然前人在病案格式研究上作出了努力,但由于历史条件...

http://qihuangzhishu.com/92/87.htm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世界观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与气功 阴阳学不矛盾理论 阴阳学矛盾理论 阴阳学元理论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及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阴阳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察病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著作。三卷。宋·施发撰于宋·淳佑年间(13世纪40年代)。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着参互考订,将其中明白易晓、切于实用脉诊脉象等脉学理论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8.htm

《察病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著作。三卷。宋·施发撰于宋·淳佑年间(13世纪40年代)。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着参互考订,将其中明白易晓、切于实用脉诊脉象等脉学理论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86.htm

中医基础理论含义与构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一门学科,是整个中医现代学科群基础。 它以独特研究思路与方法,客观地概括了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养生和防治疾病基本规律,因而具有指导临床实践作用。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哲学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3.html

中医内科学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学范畴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另设专科。内科部分急症则编入《中医急诊学》。本版自考教材所讨论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88.html

中医是怎样诊病?_【中医宝典】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诊察疾病表现在各个方面症状,就可以了解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45.html

中西医药主要差别_【中医宝典】

...对象不同 西医给人找病,中医给人找健康。西医以药为依靠对象,用药对抗疾病,如用药消炎灭菌。中医则是依靠病人自我康复能力,虽然有时也用药直接对抗一些疾病,但用药主要是借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巨系统自我组织能力而已。西医是对抗医学,中医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879.html

武威汉代医简 内容丰富原始医学文献_【中医宝典】

...医者,他把行医多年“经验”记录简中。 汉代已有较完备中医药体系 武威汉代医简目前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据考证,该医简是我国年代较早,保存形式较完整,内容丰富临床验方著录。它反映了我国早期医学水平和中医临床治疗真实情况。同时,它反映了汉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613.html

问诊内容_【中医宝典】

...问寒热 问寒热,外感病从表入里,故恶寒与不恶寒是区别表证和里证分界线。中医常说“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如恶寒已退,则是表证已除;不恶寒而热,表示病已入里。寒冷一阵,发热一阵,如此寒热往来(有的伴有口干、咽干、胸胁满闷)则为半表半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1.html

共找到1,049,1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