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异同治经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韩文刚 河南省荥阳市中医医院 异同治指不同疾病若病因相同、机吻合时,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之一。异同治,核心是辨证,临床上应着眼于“证”的异同,遵循“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治病原则。在辨证同时也注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197.html

姜春华_二、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医辨证与西医应很好地结合,对辨证分型有不同见解,“异同治”,“同异治”有深入的研究。主张辨证论治与施治相统一,兹分述如下。 (一)整体观与动态观是辨证的源泉 先生认为:不论与辨证,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都必须建立在整体观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angchunhua/539-3-2.html

夏季腹泻观择药_【中医宝典】

...“”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乃心之苗、胃之镜、脾之外候”的说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尖属心肺,中属脾胃,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这些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的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76.html

中医辨证歌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中脘。 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劫。 有神无神,别在荣枯。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枯无血色,正气将竭;津乏干枯,属危急。 红主热,尚多分别。心火上炎,舌尖色赤。红在舌边,...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02.html

膏方进补也要辨证_膏药用法_【中医宝典】

...虽能消除局部癌症病灶,或使瘤体缩小,但很多人并未从中获益,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并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因此,扶持正气、培补本元、辨证与相结合是肿瘤患者膏方调治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扶正培本方法有: 健脾益气法:是治疗肿瘤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52.html

中医的四----望_【中医宝典】

...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四)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象,通过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邪的性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2.html

口味知疾病_中医_【中医宝典】

...的反映。明代研究的申计垣说:“通各经内脏,内脏有属寒属热与之味觉有特殊象征。” 口淡:多为脾胃气虚或见于寒证。现代医学认为患有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的病人,口里常觉淡而无味。同时多伴有食欲不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67.html

被忽视的根源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共性的和统一的,因此长期以来,客观上限制了微观的,细的和深入的个体分析方法,导致了中医重证轻的发展道路。二、西洋医学的长期龚断中国历代皆以为前提,以辨证为核心。的忽略是从1846年鸦片战争后,西洋医学传入中国,便开始了所谓西医重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1.htm

说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望色外又有之法,上无苔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指无苔言。)若有白苔为半表半里,黄苔为在里,黑苔入少阴多死。苔润有润者为寒,苔燥无液者为火。上无苔,如去油猪腰子为亡液,名镜面,不治。又宜与病证相参,不可执一。...

http://qihuangzhishu.com/697/31.htm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脉机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以脉机主要是对于脉在辨证中知常达变的问题,常易知而变是难以了解和掌握的。古人以常为“经”,经即是常,古人亦名为“典要”,就是现在的常规,一般情况的意思;变是“权”。 戴震曾说:“权,所以别轻重也,凡此重彼轻,千古不易者,常也,常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9.html

共找到435,5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