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及主病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涌,鼓动脉气故滑。若邪热波及血分,血行加速,则脉象滑数相兼。张志聪说:"邪入于阴,则经血沸腾故滑也。"所以有"滑脉主实"的说法。 滑而和缓为平人,多见于青壮年。《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弱以滑,是有胃气。"张景岳曰:"若平人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8.html

脉象辨病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也,泄及便脓血。此举通体脉象阴阳虚实纲,以辨外感内伤轻重病也。夫流行,一如溪水,而有源流澎湃势,其阴阳升降出入理,存乎其中,故有上、下、来、去、至、止六字,教人揣摩领悟。自尺...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7.htm

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沉濡虚损,主憎寒发热。脾沉濡主少气。” 濡相兼中,《三因方》、《医学入门》均言:“濡而弱,内热外冷。”考濡体象,细软见于浮分,弱体象,细软见于沉分。濡而弱脉象,当是浮沉均细软无力,此是阴阳俱候。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0.html

学现代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中医学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学进行研究,主要探索研究了图的描记,鉴别分析,定型以及图与切脉的关系。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等等。 但是作为独特诊断方法的中医学是中医特色的具体表现。其内容并非局限于单一的证关系。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脉象仪_【中医宝典】

...(综合电)“把脉”是中医里很重要的一种诊断方式,不过西方科学一直很难理解,为什么透过观察脉搏跳动,就可以知道人生了什么病;北京军区总医院有一名行医长达40年的中医生,花了几年时间研究把脉的原理,发明出一种“脉象仪”,用机器来完成把脉的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89.html

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_《温热逢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不能鼓邪外达,故脉象如此,其证必非轻浅。总之,伏温外发,必从经气处而出,初无一定路径,所谓邪所凑,其气必也。难经云∶温邪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此语空灵活泼,最合病情。盖其行动,初无一定径,外见无一定证,故其亦无一定。至舌苔...

http://qihuangzhishu.com/813/17.htm

四时论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七月份的时候,突然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这个病例给我的印象很深,认识到是很有作用的,把握好了,确实可以知道疾病,预防疾病。但是,我们很多中医只相信CT,只相信核磁共振,偏偏不信这个脉象。这是洪脉。③秋毛秋毛浮,即轻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45/93.htm

_缓的原因、缓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平脉;病,一息四至,来去弛缓松懈的脉象中医认为,若来均匀和缓,为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缓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

http://jb39.com/zhengzhuang/HuanMai337755.htm

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心、脉象的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的脏器。 (二)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6.html

疮疡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疮疡诊法之一。指辨疮疡时出现的各种脉象。论述疮疡诊较详细者应推元·齐德《外科精义》及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归纳疡科脉象有:浮、沉、迟、数、滑、涩、大、小、洪、弱、微、伏、缓、紧、牢、芤、弦、短、散、、实、细、促、结、代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43.htm

共找到552,1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