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脉象_《四圣心源》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其他脏腑,依此类推。甚者沉而得,微者而得。大抵府数,藏沉迟。仲景法: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是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51.htm

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_《温热逢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温病,前人谓右反大于左,此指邪热达于肺、胃者言也。尝有伏温初发,其邪热郁于少阴,或连及厥阴,而弦数,遂见于左手关尺两部者甚多。更有邪机深伏,郁湮不达,病象颇深,而脉象转见细弱不鼓象∶逮托邪化热,始渐见硬。此由肾气先亏,...

http://qihuangzhishu.com/813/17.htm

中医脉象动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动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是滑而有力感)与摇动不安的几种条件。由于主要是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的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辨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见于关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6.html

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沉濡虚损,主憎寒发热。脾沉濡主少气。” 濡相兼中,《三因方》、《医学入门》均言:“濡而弱,内热外冷。”考濡体象,细软见于分,弱体象,细软见于沉分。濡而弱脉象,当是浮沉均细软无力,此是阴阳俱虚候。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0.html

各种脉象的程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各种脉象在实际表现时都有个程度问题。如前所述正常脉象都可以有浮沉、大小、力度大小等表现,当然这种变化在程度上是轻的不能达到病的程度。 而且是有条件的,比如瘦人脉,肥人脉沉之类,不具备这些条件当然是不行的。对于这种性质的问题可以从《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2.html

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不沉,和缓有力,尺沉取应有力。常见病、沉、迟脉、数、虚、实、滑脉、洪脉、细、弦等。 :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气鼓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3.html

四时论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七月份的时候,突然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这个病例给我的印象很深,认识到是很有作用的,把握好了,确实可以知道疾病,预防疾病。但是,我们很多中医只相信CT,只相信核磁共振,偏偏不信这个脉象。这是洪脉。③秋毛秋,即轻虚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45/93.htm

脉象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学名词。指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主表证,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主热证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70.htm

诊心得一二_【中医宝典】

...假。” 盖肝主疏泄,敷布阳气,倘肝气阻遏,阳气不能布于四末,而肢冷,而冻伤。此右弦细左微,正是肝气阻遏,阳气郁于中脉象。12月复诊,虽气温一降再降,而手足温,两手寸关皆现浮滑带数,阳气畅达无碍矣。 二、诊易学而难精 诊是中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73.html

的诊断_如何鉴别虚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临床上应对这几种脉象加以区别:细形细小、力不足为特点,但其来应指清晰;濡见于位,即细软无力的脉象;散散无力、漫无根底,其形、脉率不清;短是不足三部(寸关尺)的脉象,常见于关部(或寸脉)而他部不清;微...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XuMai340365.htm

共找到551,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