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用诊法...._【中医宝典】

...现代面诊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有所不同。身体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变化,还可有肿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6.html

藏医脉_【中医宝典】

...诊脉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冲、甘、恰三部,但藏医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原理及其原则 一、诊断学原理 二、诊断学原则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 第二章 第一节 望诊 一、整体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望排出物 五、望小儿指纹 第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index.html

透关射甲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关射甲”,多属病势凶险、症情危重,但也不是绝对,还须结合全面分析。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ouguanshejia-1389.html

寸、关、尺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得正确脉象,进而与结合分析,才能得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unguanchi-1252.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胸腹部,以了解病痛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性质等;也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包块)等一类病变检查方法。诊法诊病方法。包括和辨证两个环节,是运用望、、间,切等方法搜集病情客观指征,拂证是对这些指征进行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1.html

寿小云:中医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心理脉有深刻认识和体会,并在挖掘传统中医脉学理论和融合各民族脉法基础上,把中医运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中医心理脉学理论。 20多年前,寿小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时,他给病人诊脉尤其用心。由于他善于脉,脉收集疾病信息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 问诊之问饮食口味 五迟、五软 ——鉴别诊断 五迟、五软 ——诊断要点 五迟、五软——痰瘀阻滞 哮喘分类治疗 痄腮诊断思维 妇人脉与小儿脉 中医 中医望舌 中医望诊 中医诊断技能 自测身体湿气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zhenfa-791-1.html

中医看病前做好五个准备_【中医宝典】

...内容,很多中医可从患者身上散发出来气味诊病。如果患者在就诊前吃了大蒜,用了香水,用了气味浓烈护肤品或洗浴时用了香波等,就会影响准确性。所以,不要在就诊前洗浴,不要吃大蒜等食物,不可使用香水、香精与香料等。 、实事求是态度很重要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087.html

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叩法。 触、摸、按三法区别表现在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位浅深有别。触者用力轻皮肤;摸者稍用力达于肌层;按则重指力筋骨或腹腔深部。临床时可综合运用。一般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而重,由浅入深,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通俗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共找到1,078,5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