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不出《脉经》的范围,尽管在医学上有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明清时期的伤寒、温病学的发展,以及临床各科,各种新疾病新问题的接触和解决等重大发展,但脉学却不能与之相符,虽有进展,相形之下是明显见绌的。 2、脉诊形成单系列带来的流弊 《脉经》为...
...就是呵护进而激发人体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无论什么部位有了病,只要具有这种自组织、自康复能力,就可以得到痊愈,汪机用培元法治疗各科疾病,就是证明。中医的这一根本思想,对现代医学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医案著作。秦伯未编。书成于1928年。全书选辑清代叶桂、薛雪、吴瑭、张聿青等二十多位医家约2000条医案,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他科病证。以医案为纲,以病证为目,分类清楚。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出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及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经验。...
...医案著作。秦伯未编。书成于1928年。全书选辑清代叶桂、薛雪、吴瑭、张聿青等二十多位医家约2000条医案,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他科病证。以医案为纲,以病证为目,分类清楚。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出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及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经验。...
...名医馆”出诊。方和谦继承并发扬方氏学术特点,精通典籍,旁及名家,崇尚脾胃学说,学术思想奠基于《内经》而学成于仲景,并涉及东垣诸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及《脾胃论》等典籍研究深入浅出,学以致用。临床精研内科,善治疑难杂证。 在长期的医疗...
...□ 谢慧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08年7月,笔者有幸成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学术继承人,师从中医耳鼻咽喉科名家熊大经教授。回顾跟师学习经历,感触颇深。 领导重视,严格管理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针灸专门学校和针灸杂志。学生遍布国内各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为弘扬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对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9年,承淡安在吴县望亭正式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机构,公开招收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印发教材,...
...新加坡的一家美容院正式和百花秀肤美容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系列的纯中医化妆品,请新加坡的顾客试用。两个月后,这家美容院已经有几百个中医化妆品固定顾客,并准备大量引进百花秀肤的中医化妆品。这是青岛乃至山东第一家美容用品进驻新加坡。 在成功走出国门后,...
...王国强认为,虽然西医可以将病人的病灶定位得非常准确,但是在治疗上,不一定能够取得效果。而中医非常强调“天人合一”,讲究整体观,辨证施治,不仅针对病灶,而且注意调理,所以中医和西医必须很好地相互学习,吸取各自的精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一种可准确、迅速测定溶液中糖度、盐度的精密仪器-----FG系列手持式折射仪,近日由北京华智昌科贸发展中心研制成功,并已推向市场。 这种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便,且准确快捷,可广泛用于果汁、软饮料、葡萄酒、炼乳、糖稀、果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