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解剖结构名。即耳屏,外耳孔道的小瓣。又称之为蔽。《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王冰注:“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候耳目之气。③经穴...
...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三部九候论》。对实证应采用泻除的治疗方法。如实火、燥屎、食滞、痰积、瘀血、水饮等实证,可用泻火、攻下、消导、豁痰、祛痰、逐水等泻法,包括针刺中的泻法。...
...古人以一日一夜划分四季。脾脏居中属土,土旺于四季,日乘四季,指出现于一日之中的四季,即辰、戊、丑、未时。《素问·三部九候论》:“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
...脉学术语。指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奇邪为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 【奇邪】 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与一般病邪的含义通,皆指不正之气。...
...虚则补之指证属于虚的,用补法治疗。 【虚则补之】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虚的,用补法治疗。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不同的方法。参见“补法”各条。...
...(九候附)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 胁之分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也.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为九候也.浮主皮肤.候表及府.中主肌肉.以候胃气.沉主筋骨.候里及藏...
...,为胸之后背及气管也。”④形容三部九候脉象上下右左、迟速大小各不相同。《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之后,应不俱也。”⑤迟至。《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收气乃后。”⑥后面。《灵枢·经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