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上肢部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部的膝关节、踝关节。左右侧共八处,总称八溪(《见素问·五脏生成篇》)。指肱部及股部的肌肉。 ...
...汗最不易发,其邪最不易散,故初用麻黄、附子,而助以细辛;次用麻黄、附子,而缓以甘草。然必细审其脉沉而无里证者,可发汗,即知脉沉而证为在里者,不可发汗矣。此等机关,必须看破。(柯韵伯) 目录 《医述》麻附细辛汤 《玉案》麻附细辛汤 ▼ 相关...
...瓜蒂、栀豉,皆吐剂。要知瓜蒂吐痰食宿寒;栀豉吐虚烦客热。如未经汗、下,邪郁胸膈而痞满者,谓之实,宜瓜蒂散,此重剂也;已经汗、吐、下,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而懊 者,为虚烦,宜栀豉汤,此轻剂也。(《医方集解》) 目录 《医述》栀豉汤 ▼ 相关方剂 ...
...,阳不回,则邪不去;厥阴脏中,职司藏血,血不养,则脉不起。即遇久寒之人,亦不用干姜、附子。止用吴萸之走肝者,自上而下;生姜之辛散者,自内达外足矣。(周禹载) 目录 《医述》诸四逆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述》诸四逆汤 四逆为太阴主方...
...灵寿木(《拾遗》)【释名】扶老杖(孟康)、椐。【集解】藏器曰︰生剑南山谷。圆长皮紫。《汉书》︰孔光年老,赐︰木似竹有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理。作杖,令人延年益寿。时珍曰︰陆氏《诗疏》云︰椐即也。节中肿,似扶老...
...详《伤寒论》、《百问百证歌》、《活人书》、《活人大全》及今陶氏《六书》、王氏《家宝》与各名家,惟陆氏伤寒未睹其书。尝闻病皆起于伤寒,治莫精于仲景。一百一十三方,如水有源;(不过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以变化以也)三百九十七法,如衣有领。(...
...断碎,疼痛,肿,瘀血有效。其皮名扶,捣为散,蜜和涂肉,令急缩;毛壳,疗火丹疮、毒肿;实饲孩儿,令齿不生。树白皮水煮汁,主溪毒。《证类本草》栗(栗_图片)味咸,温,无毒。主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山阴,九月采。陶隐居云∶今会嵇最丰,...
...清,喜热恶寒。宜用温药而兼润燥之法,理中汤加归芍主之(《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参见大便秘结条。...
...而小,亦未可轻用也。?(音窒)?(音当)有毒。主一切疔肿,附骨疽蚀等疮,宿肉赘瘤,烧为末,和腊月猪脂敷之。亦可诸药为膏,主疔肿出根。似蜘蛛,穴土为窠。《尔雅》云∶ (音迭)蜴(音荡)。郭注云∶ 也。穴上有盖,复穴口,今呼为颠 虫,河北人呼为...
...石膏、黄连;火蚀既久,元气虚者,加人参。真胃中燥火之神剂也。(《己任编》) 目录 《医述》大甘露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述》大甘露饮 此方创自洁古老人。以固本丸为主,而加入他药。原因胃中湿热下流归坎,则水源浊泛,故见证如此。而立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