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二,演述《难经》,西汉仓公传其旧业,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刺为《甲乙》,隋杨上善纂为《太素》,唐王冰笃好之,大为次注。(林亿《素问序》)《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
...目录 《丹溪心法附余》神妙列仙散 《仁术便览》神妙列仙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丹溪心法附余》:神妙列仙散【处方】木香 沉香 茴香(微炒)槟榔各3克 萹蓄9克 大黄30克(微焙炒)麦蘖45克 瞿麦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
...:张元素;黄帝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探讨 1历史源流 张元素,字洁古,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开山者,张氏探究《内经》,师法仲景,遣药制方的理论是其学术成就的重要一方面。而这个理论概括来说又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是张氏对《...
...漂白,再重新拼组成一具骨头架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人体骨骼标本。后来,维萨里又得到了一具人的尸体,他马上对尸体进行解剖,最终无可辩驳地证明,盖仑从猴子尸体上解剖获得的知识移用到人体上的内容是错误的。因此,维萨里成为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其死...
...目录 《普济方》神妙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神妙散【处方】朴消60克(安豆腐淋过,将瓦盏煅)辰砂1.5克 乳香1.5克 玄明粉0.3克 脑子9克 麝香0.9克 胆矾1.5克 硇砂1.5克 南硼砂1.5克【制法】上共研极...
...医经著作。又称《太素》,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上善重加编次和注释,扩为三十卷,今已残缺。国内刊本只有二十三卷。本书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形态。全书...
...医经著作。又称《太素》,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上善重加编次和注释,扩为三十卷,今已残缺。国内刊本只有二十三卷。本书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形态。全书...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经典,因此,对《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的研究,历代不乏其人。从文献学的角度,用音韵、文字、训诂、注释等方法整理《黄帝内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