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针灸特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这种哲学作为自己的说理工具,最终,医学与这种古典哲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传世经典——黄帝内经。其灵枢·经脉汉以前各种不同的经络学说加以综合,并按新的理论框架重新改造,成为后世的经典说法。此外,黄帝内经对于腧穴、针具形制、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5.html

腧穴总论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孔穴”、“穴道”、“穴位”;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穴位的统称;输穴,是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人体的腧穴...

http://qihuangzhishu.com/93/6.htm

针灸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定位,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颁行全国,并铸造了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工具——铜人模型,针灸学术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明清以降,针灸理论继往开来,技术和器具不断改进,流派纷争,名家辈出,佳作不断,针灸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502.html

针灸须药_针灸资生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用针.燔针白针皆须妙解.知针知药.固是良医.此言针灸与药之相须也.今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针灸者.皆犯孙真人所戒也.而世所谓医者.则但知有药而已.针灸则未尝过而焉.人或诰之.则曰、是外科也.业贵精不贵杂也.否则曰、富贵...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zishengjing/660-5-1.html

针灸传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丛书。又名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赵熙、孙秉彝、王秉礼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①针灸传真二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②名医刺法二卷,为抄录各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③内经刺法二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33.htm

针灸传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丛书。又名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赵熙、孙秉彝、王秉礼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①针灸传真二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②名医刺法二卷,为抄录各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③内经刺法二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0.htm

吴王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以岂能以道食人(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外篇_史书_【文学360】

...吴王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以岂能以道食人 1、吴王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以岂能以道食人: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憱然辟位。 2、吴王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以岂能以道食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539.html

二认症定穴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盖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见青如草滋,黄如枳实,黑如 ,赤如 血,白如枯骨者皆死。青如翠羽,赤如鸡冠,...

http://qihuangzhishu.com/313/16.htm

汪石山医书八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个人医学丛书。又名汪氏医学丛书,明·汪机编辑。1522年后陆续刊出。包括脉诀刊误集解石山医案读素问钞运气易览针灸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八种。多属临证经验的论着,各详本条。现有明嘉靖...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703.htm

汪石山医书八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个人医学丛书。又名汪氏医学丛书,明·汪机编辑。1522年后陆续刊出。包括脉诀刊误集解石山医案读素问钞运气易览针灸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八种。多属临证经验的论着,各详本条。现有明嘉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9.htm

共找到578,7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