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四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详考内经等书,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后编名“枢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32.htm

经络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四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详考内经等书,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后编名“枢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82.htm

胁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外台秘要:“胁堂,在腋阴下二骨陷者中。主治胸胁支满,胪胀贲(犭屯),噫哕,喘逆,瞻视目黄。举腋取之。”近代中国针灸学则定位在“腋窝下二寸陷中,当渊液穴斜上一寸之处。”主治心内膜炎,肝病,胸膜炎。灸3壮。...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70.htm

鬼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鬼当。在手拇指尺侧,当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直刺0.1-0.2寸。艾炷灸3-5壮;...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69.htm

石学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针灸现代研究之路的信心。 三、主要著作 石学敏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作20余部。其主要编著有针灸治疗学针灸学实用针灸学、点校针灸节要等。他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实验研究一文,获天津市科委二级成果奖,针刺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2.html

针灸大师--鲁之俊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后,1950年正式出版书名为新编针灸学。1955年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时,为第一任院长。 在抗日战争中,他率先响应毛主席的“要团结西医发挥中医作用”的号召主动拜老中医为师,学习和应用针灸学。解放战争中,他亲自向刘邓大军纵队卫生领导干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91.html

泽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尺泽前下一寸,直对中指处。主治甲状腺肿大,上肢麻痹,前臂痉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45.htm

里内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126.htm

六之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术语。灸膈俞、肝俞、脾俞的方法。膈俞、肝俞、脾俞左右共六穴。灸治胃扩张,胃痉挛,胃癌,肠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横膈膜痉挛,喘息,胸膜炎等。见中国针灸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02.htm

共找到466,3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