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经二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认为“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05.htm

金匮玉函经二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认为“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91.htm

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_金匮玉函要略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刚痉属阳痉.柔痉属阴痉.活人续集解惑论云.合面而卧.为阴痉.仰目者.为阳痉.其可见耳.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 .为难治.(伤寒论玉函经脉经并无为难治三字.)〔徐〕古人以强直为 .外证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细.而项背反张.强硬如发痫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jiyi/626-7-2.html

方论(三)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匮玉函〕宋志八卷注曰王叔和集 存林亿等疏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济人之心。不已深乎。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王叔和西晋人。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28-1.html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_金匮玉函要略辑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菌仰卷.及赤色者.不可食.(证类.引金匮玉函.耳下赤字.作青.)〔程〕木耳诸菌.皆覆卷.仰卷则变异.色赤则有毒.故不可食.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治之方.人粪汁.饮一升.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煮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鉴〕李 曰.闷...

http://qihuangzhishu.com/626/35.htm

玉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822.htm

玉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57.htm

校正医书局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于1057年设立的一个校对,整理和刊印医学书籍的机构。宋以前,我国医学书籍已很丰富,但由于活字版印刷术尚未发明和广泛应用,医书多靠手抄或刻版流传,出现不少错误。校正医书局曾对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63.htm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1〕 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世无两。其中写实主义文学论高尔基论文选集两种,尤为煌煌巨制。此外论说,亦无一不佳,足以益人,足以传世。全书六百七十余页,玻璃版插画九幅。...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11.html

方论(三)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玉函〕宋志八卷注曰王叔和集 存林亿等疏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济人之心。不已深乎。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王叔和西晋人。为...

http://qihuangzhishu.com/485/51.htm

共找到551,5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