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如有物妨闷者,肺胃壅滞,痰气相搏,结于喉间。《金匮》所谓咽中如有炙脔;《千金》所谓咽中贴贴,状如炙脔,吞不下吐不出者是也。其症妇人多郁者恒患之。《圣惠方》云∶忧愁思虑,气逆痰结,皆生是疾也。《医学正论》∶喉干燥痛,四物加桔梗、荆芥、...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题辞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湿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
...。嗟无及矣!间有痈小气壮,胃强善食,其脓不从口出,或顺走肛门,或旁穿胁肋,仍可得生,然不过十中二三耳。《金匮》治法最精,用力全在未成脓之先。今人施于既成脓之后,其有济乎?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
...踵至,名动公卿。乃复虚怀若谷,虽盛暑晚归,余至必剪烛深谈也。尝出郭氏《伤寒补亡论》、尤氏杂病两书,正讹补缺,相与商榷者久之。今尤氏书校刊已成,促其先付剞劂,名之曰《金匮翼》。尤氏固为仲圣功臣,而淡安亦属尤氏知己矣。是为序。弟柏雪峰氏拜书...
...积习之不可者,其所由来者渐矣。昔鲁兴泮宫,颂声爰发,郑废学校,《国风》以讥。将以纳民轨物,莫始于经礼;《菁莪》育才,义光于篇什。自兵乱以来,垂将十载,干戈日陈,俎豆斯阙。四海荒凉,民物凋敝,名教顿亏,风流殆尽。世之陵夷,可为叹息。 陛下中兴纂...
...尝思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圣人每于礼乐教养之外.凡可以爱护施民者.无所不至.视人疾痛.如在乃身.故仲景既着伤寒论垂万世法.而复出其心思.着金匮玉函经为杂证矩范.使天下后世有志此者.于此启悟.以拯济斯人.固圣人无已之...
...次。 十全大补颗粒(冲剂) 开水冲服:每次15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30克,加白酒250毫升化开,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此剂型。 十全大补丸(浓缩丸) 口服:每次8~10丸,每日3次。 十全大补片 每片相当于总药材...
...医学著作。四十卷。又名《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备全古今十便良方》,简称《十便良方》。宋·郭坦撰。刊于1195年。书名“十便”,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以应随时随地之需。卷一-三记述64种...
...医学著作。四十卷。又名《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备全古今十便良方》,简称《十便良方》。宋·郭坦撰。刊于1195年。书名“十便”,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以应随时随地之需。卷一-三记述64种...
...育婴家秘》(即《育婴秘诀》、《痘疹心法》二十三卷、《片玉痘疹》十三卷。其论儿科,皆发挥钱氏五脏辨证之理论,尤重调理脾胃,对小儿痘疹诸证,经验尤丰,兼通凉泻温补之法,方剂多简炼。诸著作又合成《万密斋医学全书》,或称《万密斋医书十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