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大齐,字百年,浙江海盐人。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 〔4〕 《现代评论》的答复 指《现代评论》第二十二期(一九二五年五月九日)刊载的陈百年《答章周二先生论一夫多妻》一文。在这期最末的“通讯”栏里,同时摘登了周、章二人写的《恋爱自由与一夫多妻》...
...他〔1〕 一 “知了”不要叫了,他在房中睡着; “知了”叫了,刻刻心头记着。 太阳去了,“知了”住了,——还没有见他,待打门叫他,——锈铁链子系着。 二 秋风起了, 快吹开那家窗幕。 开了窗幕,会望见他的双靥。 窗幕开了,——一望全是粉墙...
... 〔5〕 俨 高俨,字仁威,北齐武成帝第三子,《北齐书·高俨传》:“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武成崩,改封琅邪。” 〔6〕 仁 高仁,高湖的曾孙,父名...
...豫兆……” 出书不久,华斯珂普(F.K.Weiskopf)〔7〕也就给以正当的批评: “唆罗诃夫的《静静的顿河》,由我看来好像是一种 豫约——那青年的俄国文学以法兑耶夫的《溃灭》,班弗罗夫的《贫农组合》,以及巴贝勒的和伊凡诺夫的小说与传奇等...
...我对于《文新》的意见〔1〕 《文艺新闻》所标榜的既然是Journalism〔2〕,杂乱一些当然是不免的。但即就Journalism而论,过去的五十期中,有时也似乎过于杂乱。例如说柏拉图的《共和国》,泰纳的《艺术哲学》都不是“文艺论”之类,...
...鲁迅启事〔1〕 《民众文艺》稿件,有一部份经我看过,已在第十四期声明。现因自己事繁,无暇细读,并将一部份的“校阅”,亦已停止,自第十七期起,即不负任何责任。 四月十四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七日《京报副刊》。 ...
...《丙和甲》按语〔1〕 编者谨案:这是去年的稿子,不知怎地昨天寄到了。作者现在才寄出欤,抑在路上邮了一年欤?不得而知。据愚见,学者〔2〕是不会错的,盖“烈士〔3〕死时,应是十一岁”无疑。谓予不信,则今年“正法”的乱党,不有十二三岁者乎?但确...
...还是请你原谅罢! 【注解】 〔1〕 本篇最初连载于《国民公报》“新文艺”栏,署名神飞。第一、二节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八月十九日;第三节发表于八月二十日;第四节发表于八月二十一日;第五节发表于九月七日;第六、七节发表于九月九日。第七节末原注“未完”...
...《禁止标点符号》按语〔1〕 编者按:这虽只一点记事,但于我是觉得有意义的:中国此后,将以英语来禁用白话及标点符号,但这便是“保存国粹”。在有一部分同胞的心中,虽疾白话如仇,而“国粹”和“英文”的界限却已经没有了。除夕,楮冠附记。 备考:...
...署名黄棘。原无标点。 《越铎》,即《越铎日报》,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由越社创办于绍兴。一九二七年三月停刊。早期曾得到鲁迅的支持。 〔2〕 于越 晋代贺循《会稽土地记》:“少康封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于此。” 〔3〕 海岳精液,善生俊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