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于亦干之误。干,越,皆国名,故言戎翟之与干越。颜师古以为春秋之于越,又因于而误于。当从司马说为是。(淮南原道篇干越生葛絺,高注曰:干,吴也。刘本改干为于,云:于越一作于越,非。)《柙而》户甲反。 【八】【注】...
...公羊传注。)亦迷惑之意。黄金殶者之殶不别见。吕览高注亦云无考。列子黄帝篇以瓦抠者●,淮南说林训以金鉒者跂,并袭庄子而不作殶字。《所要》一遥反。 【六】【注】夫欲养生全内者,其唯无所矜重也。 【疏】夫射者之心,巧拙无二,为重于外物,故心有所矜,...
...察今》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78、《贵因》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79、《不广》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80、《顺说》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81、《报更》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82、《下贤》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83、《权勋》原文-...
...杂忆① 1 有人说G.Byron②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尤其是看见他那花布裹头,去助希腊独立时候的肖像。这像,去年才从《小说月报》传入中国了③。可惜我不懂英文,所看的都是...
...风月谈》 25、《新秋杂识》三(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26、《关于翻译》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27、《电影的教训》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28、《文床秋梦》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29、《同意和解释》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30、《...
...。 【释文】《争尚》争斗之争。后皆同。 【校】(一)佯字而字依说苑原文改。(二)臣字依管子原文改。(三)俞注原误置疏文下,今依例改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一】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
...,而无从巾字”。王改“帜”并为“职”,云“墨子书旗识字如此,旧本从俗作帜,篇内放此”。案:帜正字当作识,《号令》、《杂守》二篇、“微职”字并作“职”者,假借字也,王校甚是。但司马贞、玄应所引并作“帜”,则唐本如是,以相承已久,未敢辄改。 ...
...原则,最好先读庄子的《天下篇》和《让王篇》。 老庄之道,起用时,是帝王的最大亦最佳的权谋。庄子在《应帝王篇》上说: “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一个有了道的人,对于帝王领导术,帝王谋略学,那在他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已。换言之,一个学道的人...
...字。毕云疑“瓦”字,失之。 《墨子闲诂》原文 2、备水:并船以为十临,毕云:“言方舟以为临高之具。”临三十人,战国策楚策云“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此一船止三十人,与彼异。人擅弩计四有方,“方”,毕本作“弓”,云“旧作‘方’,以意改。”...
...从胡须说到牙齿① 1 一翻《呐喊》,才又记得我曾在中华民国九年双十节②的前几天做过一篇《头发的故事》;去年,距今快要一整年了罢,那时是《语丝》③出世未久,我又曾为它写了一篇《说胡须》。实在似乎很有些章士钊④之所谓“每况愈下”⑤了,——自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