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五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方法,重点仍然在于老子的“道法自然”。那么,怎么又叫做参同契呢?因为修炼神仙长生不老的方法,老庄、周易、丹法,三样的原理完全相同的。所以必须参合研究,而将其中的道理相互贯通、彼此发明,故叫参同契。“契”是指书契一样,可以核对得丝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德经·六十九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老子·道经·第一评析

...在这一里,老子重点介绍了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四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视曰窥,应用“窥”字。老子楚人,用楚语矣。韩非是。 谦之案毕说是也。玉篇“窥,相视也,窥同。”字林“窥,倾头门内视也,字亦作○。”任大椿字林考逸引汉孟郁修尧庙碑云“○极道之要妙”云云,据此知“窥”“○”二字通。又“窥”,“小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3.html

老子第二十三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印度的自然外道,绝不可相同于中国老子所讲的自然外道相提并论。当年玄类法师,固然把梵文的佛经翻成中文,同时也把中国的老子翻成了梵文传译到印度去。因此唐朝以后的许多佛学密宗的道理,掺杂有中国道家的成分。不过当时玄类法师翻译过去的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德经·三十九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字韵,有、誉、畏、侮韵,焉、焉、言、然韵。誉从声,、以古通。侮从每声,每从母声。 右景龙碑本三十八字,敦煌本同,河上本十字,王、范本四十四字,傅本四十七字。河上题“淳风十七”,王本题“十七”,范本题“太上十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三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无味。”而二十三“希言自然”,亦云“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似所见本傅奕同也。岂“言”字阙坏为“口”欤? 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严可均曰“用不可既”,御注、河上作“用之不可既”,王弼作“用之不足既”。 魏稼孙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1.html

老子第二十三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_道家_【文学360】

...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何! 总之,读老子不要把它一句句地读,你如果分开来一句句地读,倒不如干脆把它写成书笺,当格言看好了。你要完全了解它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3.html

老子第二十四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_道家_【文学360】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由第二十二开始,接连到二十五为止,反复地申明,道体自然,切莫乱加造作,因此,当起用因应在万事万物时,亦须效法天地自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4.html

共找到747,6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