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三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印度的自然外道,绝不可相同于中国老子所讲的自然外道相提并论。当年玄类法师,固然把梵文的佛经翻成中文,同时也把中国的老子翻成了梵文传译到印度去。因此唐朝以后的许多佛学密宗的道理,掺杂有中国道家的成分。不过当时玄类法师翻译过去的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德经·三十九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字韵,有侮韵,焉然韵。誉从声,以古通。侮从每声,每从母声。 右景龙碑本三十八字,敦煌本同,河上本十字,王范本四十四字,傅本四十七字。河上题“淳风十七”,王本题“十七”,范本题“太上十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老子·德经·六十九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三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无味。”而二十三“希言自然”,亦云“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似所见本傅奕同也。岂“言”字阙坏为“口”欤? 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严可均曰“用不可既”,御注河上作“用之不可既”,王弼作“用之不足既”。 魏稼孙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1.html

老子第二十三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_道家_【文学360】

...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何! 总之,读老子不要把它一句句地读,你如果分开来一句句地读,倒不如干脆把它写成书笺,当格言看好了。你要完全了解它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3.html

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车之用”句不完全,毕说可酌。 钱坫曰考工记曰“轮辐三十,象日月。”日三十日而月会,辐数象之,老子亦云。又曰“辐所凑,谓之毂。”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河上公“无有谓空处。”故考工记注亦云“利转者,以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7.html

老子第二十四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_道家_【文学360】

...高明,不然,就很扫兴,“喀然若丧其耦”了!如果说,你的菜做得天下第一好,那么,虽然这时还挂着一脸的油烟,累得要死,可是心里的滋味,却舒服得很,这是一般的常理。所以,老子在这里再三说明,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4.html

三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来,河北江南各地风俗言语之影响不同。颜氏家训书证篇所云“也及助字之辞,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改之。”今诸本中南本详而北本略,详者如傅范本,如此每句下有“也”字,略者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五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拔’者,引老子语也。‘言建之无形也’者,释其义也。文子正作‘故善建者不拔,言建之无形也’。”案老子古谊如此。 又韩非喻老“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顾广圻曰“德经无‘以其’‘世世’字。”又解老引“不拔”“不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0.html

共找到874,3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