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擅用老庄之学-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说不定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了胡须要笑得变黑了。当然包括现在我。 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手打老子嘴巴。他用二十八个字批判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7.html

第二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谦之案“人法地”傅本“人”字未改寇才质本作“王法地”“王”字乃尊君者妄改经文由来已久。但顾本成疏“人王也”虽迂曲尚可证老子本作“人”不作“王”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第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顾欢本、强思齐本亦作“先”。蒋锡昌曰“按顾本成疏‘何先何后’是成‘前’作‘先’。强本严君平注‘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是严亦作‘先’。老子本书‘先’‘后’连言不应于此独异。如七‘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六十六‘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8.html

老子·道经·第一评析

...在这一老子重点介绍了哲学范畴——“道”。道属性是唯物还是唯心?这是早已存在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学者。关于什么是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第二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见第十七疑为错简重出。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陈柱三“德”、“之”字韵。高本汉言、然韵。谦之案言、然皆在元部。又天、地二字叠句为韵;六“同”字句首隔句为韵;“信”“信”二字首尾为韵。此为老子书中所用自由押韵式。 右景龙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9.html

第二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应训正作‘大制无割’。此作‘不’者后人因下篇有‘方而不割’之语改之。” 「音韵」此江氏韵读雌、溪、溪、离、儿韵(歌、支通韵离协音黎)。黑、式、式、忒、极韵(之部呼力反力反)。辱、谷、谷、足、朴韵(侯部)。谦之案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4.html

第二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李烏瓜切◆也。地洼则水满喻谦德常盈。” 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严可均曰“或”各本作“惑”。 谦之案遂州本、馆本同此石。又慎子外篇引“老子曰”七句惟无“是以”二字与傅奕同。“得”即三十九所云“得一”。“或”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8.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九评析

...在道德经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杨兴顺“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老子认为变化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老子在线阅读

...德经、下篇道经不分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哲学著作。 道经 第一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二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三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四 译文及注释解读...

http://wenxue360.com/guji/laozi.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关于“道”性质和“道”规律其基本点在第一、四、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道”是物质性、最先存在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又寂静又空虚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任继愈“道不是来自天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共找到1,178,6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