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四十八评析

...,也是对老子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错误。”(老子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23页)张松如先生“‘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一种什么神秘、蒙昧反理性主张,而是一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0.html

老子·道经·三十三评析

...”,“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老子·德经·六十一评析

...春秋末期,诸侯国到处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接连不断地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灾难。任继愈“这里老子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情况,不要改变。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历史发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3.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体现者,因为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9.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这一从反对“有为”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是“无为”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自然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谦之案广明本“”作“知”,彭本“怨”下有“者”字。叶梦得本无“必”字。文子微明篇引上二句同,句作“奈何其为不善也”,文意同。 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 严可均曰“不责于人”,御注作“而不责于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两臂重于天下_道家_【文学360】

...讲到身轻天下说明,我们且看善于承继老子之学庄子发挥,最为清楚。庄子·外篇中的让王篇提到韩、魏相与争侵地,于华子见(韩)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4.html

老子·德经·五十五评析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作用。婴儿是人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合而为一。“”所表示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所以“知曰常”。(老子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世界多样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老子山人自有妙计_道家_【文学360】

...大概肃宗也认为天下已定,就准退休,赏赐隐士服装住宅,颁予品禄位。 另有一,李泌见到懒残禅师一段因缘,是在避隐衡山时期。总之,“天道远而人道迩”,仙佛遇缘传说,事近渺茫,也无法确切地考据,存疑可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6.html

老子·德经·四十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矛盾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规律”,概括了自然人类社会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精辟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共找到1,118,6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