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阳明与少阳合病,以下利为主症,既有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等症,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症。《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即为伤寒合病的一种。参合病条。...
...清代医学家(?-1867年)。字寿芝,四川成都人,从陈滋和学医,尽得其传,后又遍攻经典医着,尤其对《内经》、《伤寒论》深有研究。后获陈修园之《伤寒论浅注》,对伤寒学尤有所得。着《难经摘抄》,集多年临证所得,成《寿芝医案》,且增订虞痒之《类...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合杂病去辨。”注文前后承接呼应较好,但不够精要,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指出:“闲活太多,举引经史百家之言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是为本书不足之处。现存康熙十年刻本等多种清刻本。《伤寒论方解》伤寒著作。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中医研究所编。...
...明代重视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把它视作提高医生素养,加强医学理论建设的基础工作。(一)《内经》的经理研究:明代治《内经》的医家颇多,撰有约20种著作,突出者有如下诸种:1、《灵》、《素》合注与发微:马莳对《素问》、《灵枢》全部作注,是合注...
...、并病、合病、脏结、结胸、痞症、痉湿暍等另编于后。本书除兼有《伤寒论条辨》与《尚论篇》的特点(详见该条)外,书中阐析仲景原文颇为精要。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伤寒论浅注补正》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几百年来,众注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或阐释,或是以赵开美复刻的所谓宋本为蓝本,或是以成注本为蓝本。在这两个通行版本中,桂枝汤方后注云“……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
...顾伤寒论.自成无己、韩和、庞安时以来.注释论辨.代不乏人.厥后吾吴周君禹载.汇为三注.学人益有所钻仰尚已.金匮有国朝徐彬论注.虽云明显.要未若宋赵以德之明且详也.乃周禹载又为之补其未备.畅其欲言.名曰补注.合衍义而成书.为金匮玉函经二注....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云南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也是省政协常委。著述甚多,计有《中医病理学》、《伤寒论条解》、《麻疹发微》、《伤寒论新注》、《吴佩衡医案》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