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简介

...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http://wenxue360.com/author/173.html

伏温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伏温之病,随经可发,经训昭垂,已无疑义。乃张石顽谓温邪之发必由少阳;陆九芝谓温热病必发于阳明;陈平伯则以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吴又可又以膜原为温疫伏邪之所。诸家所论,虽亦各有所见,但只举温病之一端,而不可以概温病之全体。至吴鞠通条辨,横...

http://qihuangzhishu.com/723/35.htm

修事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为制药指南国医制药学印行,内容未变。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524.htm

修事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为制药指南国医制药学印行,内容未变。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05.htm

伤寒论温病经文解释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17.htm

心力衰竭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解读我国2007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_【中医宝典】

...指南(简称指南)。本文仅重点地对该指南新增加或修改之处作要点介绍。 ▲凸显关键性药物治疗作用 在治疗方面,本指南的重点仍是药物治疗。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改动较大。 ▲心衰治疗基础:利尿剂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809.html

温病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今春之温。不过虽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令偏于疏泄的大气,引动里气,然后病成耳。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乃借温病以分别伤寒之言,非专为温病整个说法立言。温病的事实上,常有得病一日,常有发热之中仍带恶寒者。不恶寒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91.htm

五经周易简介_儒家_【文学360】

...五经周易简介 周易也称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 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 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46.html

温病辨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如太阳证头疼恶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病温也。过时而发,不在表也,已经汗下,亦不在表也。经曰∶不恶寒而反渴者温病也。明其热自内达外,无表证明矣。按∶伤寒传经...

http://qihuangzhishu.com/778/37.htm

评温病学之门径――评温病正宗_【中医宝典】

...关键词:传染病,用药十分猛烈。而一般温病用药则相对缓和,所以有实践意义。 总之,他的观点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代表性,也是研究温病学说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此外,书中辑摘各家之说,分门别类,加以评述,并汇列各种温病名目,采集各家治法,以定去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8.html

共找到469,5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