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40.html

六国论赏析_【古诗文大全】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2.html

白兔藿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本经上品) 【释名】白葛(本经)。 【集解】别录曰︰生交州山谷。 弘景曰︰此药解毒,莫之与敌,而人不复用,不闻识者。 恭曰︰荆襄山谷大有之。蔓生,山南人谓之白葛。苗似萝,叶圆浓,茎有白毛,与众草异,用藿疗毒有效。而交广又有...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219.html

洪范论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洪范论上洪范之原出于天,而畀之禹。禹传之箕子,箕子死,后世有孔安国为之,刘向父子为之,孔颖达为之。是一圣五贤之心,未始不欲人君审其法,従其道矣。禹与箕子之言,经也。幽微宏深不可以俄而晓者,经之常也。然而所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4.html

谱例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由五世而上得一世,一世之上失其世次,而其本出于赵郡苏氏,以为苏氏族谱。它日欧阳公见而叹曰:“吾尝为之矣。”出而观之,有异法焉。曰:“是不可使独吾二人为之,将天下举不可无也。”洵于是又为大宗谱法以尽谱之变,而并载欧阳氏之以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21.html

张益州画像记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洵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72329.html

太玄论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太玄论上: 苏子曰: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夫子之于吾见其思焉而得之者也,于春秋吾见其感焉而得之者也,于论语吾见其触焉而得之者也。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圣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6.html

六国论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1.html

嘉祐集卷八·太玄论_苏洵

...「太玄论上」 苏子曰: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夫子之于吾见其思焉而得之者也,于春秋吾见其感焉而得之者也,于论语吾见其触焉而得之者也。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圣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133.html

茵陈蒿_本草崇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开花结实者,名铃儿茵陈。无花实者,名毛茵陈,入药以无花实者为胜。)云∶春三月,此为发陈,茵陈因旧苗而春生,盖因冬令水寒之气,而具阳春生发之机。主治风湿寒热邪气,得生阳之气,则外邪自散也。热结黄胆,得水寒之气,则内热自除也。久服则生阳上升,...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chongyuan/705-5-89.html

共找到466,5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