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缗买地,何如?留作葬事,千万莫徇俗也。 林子中病伤寒十余日,便卒,所获几何,遗恨无穷,哀哉!哀哉!兄万有一稍起之命,便具所苦疾状力辞之,与迨、过闭户治田养性而已。 千万勿相念,今讬师是致此书。 《与子由二首(之二)》苏轼 程德孺言弟令出...
...范纯仁辞免恩命不允批答口宣》苏轼 (元祐三年四月十一日)有敕。 卿望重缙绅,才兼文武。 弼亮之选,中外同然。 毋或固辞,以称朕意。 《赐吕公著辞恩命上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三日)》苏轼 有敕。 卿以全德,式符具瞻。 宜与师臣...
...,毋令瘐死;推慈母之意,务在平反。庶竭愚忠,少行德意。臣无任。 贺立皇后表二首(之一) 臣轼言。伏睹制书,今月十六日皇后受册礼成者。缵女维莘,伣天之妹。事关庙社,喜溢人神。中贺。臣闻三代之兴,皆有内助。二南之化,实本人伦。维《关雎》正始之风...
...《栾城应诏集》第一卷(苏辙·进论五首) 《夏论》苏辙 圣人之道,苟可以安于天下,不求夫为异也。 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 天下以为禹无圣人而传之,而后授之其子孙也。 夫圣人之于天下,不従其所安而为之,而求异夫天下之人,何其用心之浅邪?昔者...
...《栾城集》第二十卷(苏辙·策问三十四首) 《殿试武举策问一首》苏辙 问:王者之兵不贵诈谋奇计,至于临敌制胜,良将岂可少哉!朕以天下为度,怀柔四夷,而西戎背诞,腰领未得。 凡吾接之以恩信,怀之以礼义者,固有道矣。 若夫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
...集我道场,一洗濯之。 尽未来劫,愧者勿为。 △下八位·一切六道外者众陋劣之极,荡于<耳少>冥。 胎卵湿化,莫从而生。 闻吾法音,飙起雷动。 如梦觉人,不复见梦。 《磨衲赞(北叙)》苏轼 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游京师,天子闻其名,以高丽所贡磨衲赐之...
...一乡郡归去,渐谋退省耳。 未即瞻奉,万乞以时自重。 《与子安兄二首(之二)》苏轼 子由亦有司谏之命,想不久到京。 东茔芟松,甚烦照管。 如更合芟,间告兄与杨五哥略往觑,当分明数点根槎,交付佃户,免致辄便偷斫也。 不然,与出榜立赏,召人告偷斫...
...儒林传》,尽载诸经专门师授,此独无传。至王莽时,歆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且置博士。而河南杜子春受业于歆,还家以教门徒,好学之士郑兴,及其子众往师之,此书遂行。歆之处心积虑,用以济莽之恶,莽据以毒痡(fū)四海,如五均、六筦(...
...皆有过人,恭俭笃行,若出寒素。 意望朝廷特赐进擢,以风晓宗室,成先帝教育之志。 至今未蒙施行。 令畤今已得替在京,若依前与外任差遣,臣窃惜之。 欲乞检会前奏,详酌施行。 取进止。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三首(之一)》苏轼 元祐八年二月初一日,...
...《栾城应诏集》第十一卷(苏辙·试论八首) 《王者不治夷狄论》苏辙 儒者必慎其所习,习之不正,终身病之。 《公羊》之书,好为异说而无统,多作新意以变惑天下之耳目,是以汉之诸儒治《公羊》者,比于他经,最为迂阔。 至于何休,而其用意又甚于《公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