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第四十五卷苏辙·御史中丞论时事八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第四十五卷苏辙·御史中丞论时事八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苏辙 臣近奏乞修完弊政,以塞异同之议。 其一谓诸州衙前。 臣请先论今昔差、雇衙前利害之实。 盖定差乡户,人有家业,欺诈逃亡之弊比之雇募浮浪,其势必少。 此则差衙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72.html

栾城后集第七卷苏辙·历代论一〈并引〉_史书_【文学360】

...栾城后集第七卷苏辙·历代论一〈并引〉 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 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 以为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 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86.html

苏味道子嗣后裔

...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905.html

栾城三集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三集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 易说三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何谓道,何谓性,请以子思之言明之。 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2.html

栾城三集第四卷苏辙古诗十二_诗词_【文学360】

...喜侄迈还家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侄房添一男孙,予亦葺成敝庐,皆别后事。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次前韵 心空烦恼不须除,白尽年来罢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08.html

栾城第三十三卷苏辙·北门书诏五十四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第三十三卷苏辙·北门书诏五十四 麻制十三苏辙 ○除苗授保康军节度知潞州制 门下:上将之任,本智略以为先。 万夫所望,亦材武之兼尚。 惟擢拜之未几,极辞疾以告劳。 言念悃诚,式敷明命。 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军节度、黔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61.html

栾城第二十一卷苏辙·书一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第二十一卷苏辙·书一 上皇帝书苏辙 熙宁二年三月日,具位臣苏辙谨冒万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臣官至疏贱,朝廷之事非所得言。 然窃自惟,虽其势不当进言,至于报国之义,犹有可得言者。 昔仁宗亲策直言之士,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49.html

栾城应诏集卷十一_栾城

...◆试论八【王者不治夷狄论】 儒者必慎其所习,习之不正,终身病之。公羊之书,好为异说而无统,多作新意以变惑天下之耳目,是以汉之诸儒治公羊者,比于他经,最为迂阔。至于何休,而其用意又甚于公羊,盖其势然也。书:“公及戎盟于潜...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886.html

栾城应诏集卷四_栾城

...各従其所安焉耳。嗟夫!天下之礼,宏阔而难言,自非圣人,而何以处此?惟其推之而不明,讲之而不祥,则遂以为不可。盖其近于正而易行,庶几天下之安而従之,是固不可易也。 【易论】 者,卜筮之书也。挟策布卦,以分阴阳而明吉凶,此日者之事,而非...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879.html

苏辙评论

...治学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815.html

共找到591,3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