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与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20.html

洪范论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洪范论上洪范之原出于天,而畀之禹。禹传之箕子,箕子死,后世孔安国为之,刘向父子为之,孔颖达为之。是一圣五贤之心,未始不欲人君审其法,従其道矣。禹与箕子之言,经也。幽微宏深不可以俄而晓者,经之常也。然而所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4.html

嘉祐集卷六·六经论_苏洵

...茫茫,索之冥冥,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故其道之所以尊于天下而不敢废者,为之幽也。凡人之所以见信者,其中无所不可测者也。人之所以获尊者,其中所不可窥者也。是以礼无所不可测,而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131.html

唐宋八大家人物简介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允,号老泉眉。苏洵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178.html

嘉祐集卷七·洪范论_苏洵

...。复列二图,一以指其谬,一以形吾意。噫!人吾知乎,不吾知,其谓吾求异夫先儒,而以为新奇也。 「洪范论上」 洪范之原出于天,而畀之禹。禹传之箕子,箕子死,后世孔安国为之,刘向父子为之,孔颖达为之。是一圣五贤之心,未始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132.html

苏轼的家庭_文学家_【文学360】

...祖父: 苏序 父亲: 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作名二子说说明替儿子命名的来由。 母亲: 程夫人,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十八岁时嫁时年十九岁的苏洵。婚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苏轼一生思想深受母亲影响。 兄弟姐妹: 史书记载苏洵与程氏共生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40.html

汗明见春申君原文-出自战国策楚策_史书_【文学360】

...汗明见春申君 1、汗明见春申君: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问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尧?”汗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986.html

六国论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1.html

六国论赏析_【古诗文大全】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2.html

“絺”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絺的解释_康熙字典絺的意思

...左傳·隱十一年註在野王縣西南。 又姓。姓氏急就篇周有絺邑。以邑爲氏。晉智伯臣有絺疵。 又集韻展几切。黹或作絺。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註在野里縣西南。〕 謹照原文野里改野王。...

http://hanwen360.com/k/7D7A.html

共找到661,9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