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文人无行”-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归入“文人无行”一类里,是受了骗的。他们不过是在“文人”这一面旗子的掩护之下,建立着害人肥己的事业的一群“商人与贼”〔5〕的混血儿而已。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文学月刊第一卷第二号。 〔2〕 张若谷在一九三三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94.html

中药中的十九畏和十八反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中药中的十九畏和十八反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深于相恶性”,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zhongdeshijiuweiheshibafan.html

古代医学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防治提出了全面、系统、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论述。对人的心理作用的阐述贯穿在该书的各章节之中。以下重点介绍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1.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为“心”或“神”(“心者、君主之宫,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神乎神、耳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5-2.html

文学艺术中的中医现象(上)_【中医宝典】

...表达隐晦曲折。中药隐名,起源很早。唐代元和年间,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撰石药尔雅“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蕎、麦、豆为五牙”。(明·李如一水南翰记)不知道梅彪集药,何以隐名?也许是保密,也许是故弄玄虚。而明清一些江湖医生将中药隐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89.html

秦汉时期风俗习尚与医药文化_【中医宝典】

...屈原、伍子胥、曹娥、陈监与恶月恶日祝禳、辟瘟防疫等融为一体,逐渐表现了与医药卫生的密切关系。大戴礼记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夏小正记载端阳时“蓄药,以蠲除毒气,”后汉书·礼仪志说端阳节时人们“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除恶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36.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医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3.html

经阻腹大呕不纳谷_景景医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海毛祥麟对山快心醒睡录,载治缪理堂司马细君,经阻年余,腹形渐大,呕不纳谷,日仅饮藕汁一二杯,已待毙矣。延余往诊,见其弱不胜衣,喘不成语,按脉左三部细若游丝,而右关独大,知疾在厥阴而损及太阴,阅前医立案,或言气言聚,或言症瘕,杂投辛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jingyihua550/148-35-6.html

思想风俗与医事活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吕氏春秋淮南子,表现出道家与医学的密切联系。淮南子中对养生导引、炼丹、药物等多有研究,道家思想至周易参同契出现了又一个嬗变,更将研究的目标放在医药和人体的深层文化问题上。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对医药文化的发展同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5.htm

土鳖虫 伤寒杂病论中的虫类药 1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用治蓄血证,瘀血内闭的经闭、腹痛、癥积、疟母,寒气凝结肝脉之阴狐疝气等,以达破血逐瘀、活血通经止痛、消积化癥、破结通利除疝等多重治疗目的,显示了虫类药独特的功效和应用。今起本版将这9味虫类药的性味、功效,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及其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717.html

洪迈笔下的中医药文化_【中医宝典】

...容斋随笔夷坚志是南宋文学家洪迈的笔记集,其考据精确、议论高简、涉猎广泛,被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崇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纵览书中有关医药卫生的经典摘论、史实记载、医家轶事,涉及到医学史、本草学、炮制学、方剂学、卫生习俗等诸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5.html

共找到490,7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