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缘中点至枕外粗尖端的头侧面连线(图10-83)。(1)运动区:位于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动区,亦称...
...。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小秦艽: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1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鉴别】(1)取本品粗粉2g,加氯仿-甲醇-浓氨试液(75:25...
...普济方》卷二七二:黄耆汤【处方】黄耆1两,当归1两,大黄5钱,芍药5钱,陈皮3钱,甘草3钱(炒)。【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一切疮肿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二七...
...膏服,每次1钱,日二次,亦可取膏敷患处。 【备注】(1)文冠果种子在东北地区有用治小儿夜尿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文冠果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Wén Guàn Gu...
...贯众煅灰,和香油调涂,止痛。(《岭南采药录》)(24)解轻粉毒,齿缝出血臭肿:贯众、黄连各半两。煎水,入冰片少许,时时漱之。(《积德堂经验方》)(25)治骨鲠:缩砂仁、甘草、贯众等分。上捣为粗末。如一切鲠,以绵裹少许含之,旋旋咽津,久则随痰出...
...目录 《外台》九味当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九味当归汤【处方】当归1分,甘草(炙)1分,芍药1分,人参1分,桂心1分,黄芩1分,干姜1分,大枣5枚,大黄2分。【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小儿宿食不消,发热。【用法用量】以水...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眼科龙木论》五行汤)⒁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⒂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千金方》)⒃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⒄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末掺之,去涎,愈。(《...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丙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吲哚醌试液,晾干,在10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
...。《肘后备急方》认为主要区别在于三者的病因不同,《小品方》则提出不仅病因异气,而且“解宜不同,方说宜辨。”(王焘:《外台秘要》卷一,18,四库全书7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尽管从现存的《小品方》条文来看“解宜不同”的区别并不严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