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热病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两经于一切身热之诊,皆称热病。是以则劳风、肾风同评于温后;则如虫、如疸并列于热中。至其散见他篇,尤不可胜数。盖以可诊者言,不以所因者言,其可专以伤寒之成温者言乎?夫为身热一证,举其尤而穷其类,尤者详之,类者附之,固当如是,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3.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有所发展。遗憾的是近代只是有一些不同看法,并未形成一门学说,这种状况值得我们深思。二、经方学说的发展及其学术思想明清以来,由于温病学派的兴起,外感热病的诊治研究打破了以伤寒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并逐步蔚为主流。但是伤寒学派的发展并没有停滞。...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5.htm

评王孟英编三时伏气外感_【中医宝典】

...三时伏气外感是王孟英叶氏幼科要略中有关温病的一些内容编辑而成。这些内容,在王氏之前医家不甚重视,原因是“大方家视为幼科治法,不过附庸于此集,皆不甚留意;而习幼科者,谓此书为大方之指南,更不过问也”,王氏有鉴于此,故在编著桂枝(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9.html

伤寒_丹溪治法心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已见医要),凡外感不问如何,先必参 托其正气,然后用发散之药。有感冒等证,轻疾不可便认为伤寒妄治。西北二,极寒肃杀之地,故外伤甚多;东南二,温和之地,外伤极少,所谓千百而一二者也。杂病有六经所见之病,故世俗混而难别。凡证与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zhifaxinyao/714-6-3.html

外感泄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因感受外邪所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及肺燥作泻,详见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41.htm

热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脾受邪热而致的病证。素问·刺热:“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刺足太阴、阳明。”又云“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痿论:“脾黄者,色黄而肉蠕动。”关于脾热的特点,...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134.htm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http://www.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温热经纬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序(一) 序(二) 自序 卷一 内经伏气温热篇 卷二 仲景伏气温病篇 仲景伏气热病篇 仲景外感热病篇 仲景湿温篇 仲景疫病篇 卷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卷四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 余师愚疫病篇 论疫与...

http://qihuangzhishu.com/672/index.htm

外感结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因外感病邪内陷与胸中痰饮互结所致的结胸。结胸有内伤、外感之别。医学衷中参西录·论结胸治法:“外感结胸,伤寒与温病皆有。伤寒降早可成结胸,温病即非降早亦可成结胸,皆外感之邪内陷与胸中痰饮互相胶漆也。”无论伤寒、温病,治法皆同,俱...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56.htm

共找到487,7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