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图研究现状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自从宋·施发所著察病指南首先用示意图方法力图确切表达脉形以来,历代医家采用图形方式表达脉形者不乏其人,其目的是试图用示意图取代或说明语言文学不足,实际上是无法取代。 自从宋·施发所著察病指南首先用示意图方法力图确切表达脉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7.html

中医内科学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而有肥,状似膏”,淋证病症状学描述与现在观察基本一致。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消渴病易发疮痈有所认识。王焘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还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证候特征。这一时期,伤寒、疟疾、肺痨等传染病都在症状学上有详细...

http://qihuangzhishu.com/76/6.htm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也吸取了国外用药经验、处方、药物,甚至医学理论。这些相互间交流,发展和丰富中国医药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明显作用,促进世界医学发展也作出了有益贡献。据隋书新、旧唐书等记载,其时与我国有过交住地区和国家有九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7.html

同仁堂中国药业贡献_【中医宝典】

...!(下)B17.3  作者介绍 张能荣,20世纪50年代国家分配到同仁堂第一批大学生,曾在当时“保密车间”工作。1974年-1984年,任北京同仁堂中药提炼厂负责人、技术厂长。本文是为药物研究史选讲(苏怀德主编)而作。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69.html

中药防治肿瘤研究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中国药典(2000年版)仅收载了天门冬一种。 体外实验表明,天门冬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白细胞脱氢酶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呼吸。 天门冬、石刁柏,非洲天门冬和羊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16.html

第九章 第一节党民族医药政策壮医药研究促进作用_【中医宝典】

...20世纪80年代,欣逢改革开放盛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光辉照耀下,在各级政府关心和支持下,壮医药发掘和整理工作才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深入地开展起来。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把壮医药研究列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6.html

医学典籍整理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观点在近世产生了较为广泛影响,中医理论研究有着较大贡献。 (二)各具特色分类研究 1、择分内经为九类;汪昂、薛雪汪昂所著素问灵枢类纂约注(1689)3卷,选录素问灵枢中除针灸以外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4.html

小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总目、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卷二治头面风、喉痛、暴厥、中风、狂妄噤痉、脚弱诸方,卷三治泻痢、虚劳、遗精...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027.htm

小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总目、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卷二治头面风、喉痛、暴厥、中风、狂妄噤痉、脚弱诸方,卷三治泻痢、虚劳、遗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19.htm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也吸取了国外用药经验、处方、药物,甚至医学理论。这些相互间交流,发展和丰富中国医药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明显作用,促进世界医学发展也作出了有益贡献。据隋书新、旧唐书等记载,其时与我国有过交住地区和国家有九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4.htm

共找到1,096,1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