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枚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末文学家、医家。名文泉。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同治九年(1870年)中举人,后两次试于礼部不第,改习医学。因早年习经史,于小学颇有研究,习医后,致力于古医籍校疏,以经解经,或从文字训诂学解释医药术语,以示博学多闻。撰研经言四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686.htm

村书的解释_村书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鄉間塾師教授孩童的書本。如千字文、百家姓等。 宋.陸游.秋日郊居詩八首之七:「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http://hanwen360.com/c/135896.html

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古代对医生的称谓,“医”字,说文解释为“治病工”。并提到“古者巫彭初作医”。后汉书·郭玉传中也提到“医”。“医”字从酒,说明古代治病时多以酒为使。“医”字从巫。说明巫和医曾在相当长时间内混同。后世多把“医”作为医生的简称。②泛指...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712.htm

高注金匮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页,近人王邈迖...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80.htm

高注金匮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页,近人王邈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60.htm

赵孟頫著述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孟頫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28.html

本草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的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的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的理论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的总结,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66/543.htm

本草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的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的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的理论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的总结,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41.htm

赤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有两种解释。①兰室秘藏卷上:“目眶岁久赤烂,俗呼为赤瞎是也。”详目眶岁久赤烂条。②白膜蔽睛俗称赤瞎。见目经大成卷二上。本病类今之沙眼角膜血管翳。详见白膜蔽睛条和赤觑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26.htm

第十六回 鸟唤孤客_龙图公案

...,砥柱中流见山凹。 桂花有意逐流长,潭涯绝地起萧墙。 若非文曲星台照,怎得鳌鱼上钓钩。 歌罢又诉道:“小人银两俱编千字文号,大人可差人去他床下搜取,便见明白。”诉讫,乃含泪而去。包公遂会其意。待天明升堂,差张、李二人径往苦株林,牌拘贵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380.html

共找到879,4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