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输》 1、动输: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歧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2、动输:...
...17、《农器》原文-出自《六韬》之《龙韬》 18、《兵徵》原文-出自《六韬》之《龙韬》 19、《五音》原文-出自《六韬》之《龙韬》 20、《奇兵》原文-出自《六韬》之《龙韬》 21、《军势》原文-出自《六韬》之《龙韬》 22、《阴书》原文...
...1、《兵道》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2、《赏罚》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3、《举贤》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4、《上贤》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5、《守国》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6、《守土》原文-出自《六韬...
...《水胀》 1、水胀:黄帝问于歧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歧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2、水胀:...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
...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但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广泛地借鉴和发扬着其中的许多精华。 笔者就《内经》中养生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浅谈一些...
...《脉度》 1、脉度:黄帝曰:愿闻脉度。歧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
...《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
...1、《吴内传》原文-出自《越绝书》 2、《外传计倪》原文-出自《越绝书》 3、《内经九术》原文-出自《越绝书》 4、《外传枕中》原文-出自《越绝书》 5、《请籴内传》原文-出自《越绝书》 6、《计倪内经》原文-出自《越绝书》 7、《外传...
...1、《谓齐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2、《宫他谓周君》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3、《犀武败于伊阙》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4、《秦欲攻周》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5、《韩魏易地》原文-出自《战国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