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顺应生长规律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几个阶段进行养生的阐述。 少年保健 内经以“好走”来概括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人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灵枢·天年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说明儿童脏腑功能已经趋于稳定,根据少年儿童自身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2.html

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脾水四肢苦重,肾水腰痛不得溺。此以内经有五脏之胀,金匮复补出五脏之水也。金匮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趺阳之脉当伏,今反紧,本有寒疝。又曰∶趺阳之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此以肺主通调水道,胃主出纳水谷,而以肺胃两家为...

http://qihuangzhishu.com/646/12.htm

诊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脉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脉辨至数 日夜五十营 诊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三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政运有不应之脉 人迎气口 脉分四时六...

http://qihuangzhishu.com/801/index.htm

黄帝内经身体观范式(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身体 黄帝内经从阴阳角度来分析身体,把身体内外表里都用阴阳来命名区分。如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身为阳,下身为阴;人体表皮为阳,皮下为阴;身躯为阳,内脏为阴。内脏又分五脏六腑,五脏功能在于藏,为阴;六腑功能在于传输,为阳。心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06.html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灵枢9卷,两部分各列专题81篇,内容非常广泛,逐步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渗透、贯穿到中医领域的各个方面,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脏腑经络学说:内经在长期医疗实践、活体观察和古代解剖学知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6.html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 现代人为什么对内求这么陌生,有点不舒服,总是马上想到吃药?平常更是想不到内求。我把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27.html

关格_证治准绳·杂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或问关格之病因何如?曰内经脏腑阴阳之病,诊见于外者,则在人迎气口,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zabing/571-9-7.html

脉经在线阅读

...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提醒医生要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对后世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很大的启示作用。4.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脉经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把内经遍身诊脉法之三部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2.html

寸口脉法_四圣心源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五十度毕,次日平旦寅初,复会于寸口寸口者,脉之大会,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已也。故十二经之盛衰,悉见于此。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此气口所以独为五藏主也。气口即寸口...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48.htm

卷上·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

...所在,而漫然治之,则此之寒热,非彼之寒热,此之痛痒,非彼之痛痒,病之所在,全不关着,无病之处,反以药攻之。内经所谓:诛伐无过,则故病未已,新病复起。医者以其反增他病,又复治其所增之病,复不知病之所从来,杂药乱投,愈治而病愈深矣。故治病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07.html

共找到472,2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