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2.html

如何对待内经的脉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与方法,难经虽有羽翼内经之称,又多处徵引内经,但亦不尽等同于内经(独诊寸口法为难经所创不计),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虽声言撰用素问九卷,但亦有若干与内经不同处,故尔可能古代在脉法上探索甚多,尽管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_【中医宝典】

...解剖肉体的关系,藏象生命体与宇宙生命素的关系。因此,中医学是中介医学,嫁接人类和宇宙。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黄帝内经释读作品。作者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它远远超越了我们今天的智慧水平,达到了一个我们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度。 从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55.html

内经素问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御极,坐明堂之上,临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荡,喜怒交伤,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具于左史。厥后越人得其一...

http://qihuangzhishu.com/336/77.htm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707.html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_诊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下也。义见上文注中。)又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又曰∶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即此三段经文而细绎之,则膻中即是心包,心包实为心府,昭确可据,而高阳生候于右尺,不亦妄乎!以丹溪之敏,亦以包络、膻中分为二候,况其他哉!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801/12.htm

果戈理私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果戈理私译者附记〔1〕 立野信之〔2〕原是日本的左翼作家,后来脱离了,对于别人的说他转入了相反的营盘,他却不服气,只承认了政治上的败北,目下只还在彷徨。果戈理私是从本年四月份的文学评论里译出来的,并非怎么精深之作,但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40.html

内经十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称。指内经所论述的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脉,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1.htm

内经十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称。指内经所论述的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脉,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3.htm

心这样主神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耿世钊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 ●现代医学的理论只讲了心脏有形的、物质的一面,回避了它无形的、功能的一面,这背离了解剖与功能不能相分离的基本逻辑。 ●心主神明不但表明了心脏的重要作用是供血,而且概括了心脏在思维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835.html

共找到571,3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